10日下午,來自兩岸的三十余名青年在廈門包粽子、賞非遺,共度端午。
糯米、五花肉、香菇、咸蛋黃、蝦仁等食材一一擺上桌面,兩岸青年拆粽葉、填餡料、壓實、封口。盡管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吃粽子,但親手包粽子對不少臺青而言還是初體驗。
在廈臺青 黃愷嘉:我來廈門三年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廈門包粽子,端午節(jié)是我們的大節(jié)日,我覺得在大陸過端午節(jié)的感受,就跟在家里一樣。
臺灣青年 黃祥峰:端午的氛圍也很好,就跟我在臺灣感覺是一樣,大家都會互相拿粽子,口味都不一樣,我們都很喜歡。
臺灣青年 劉樂妍:今天這么多人一起過端午,包粽子,讓我們這些離開臺灣來大陸打拼的游子,覺得特別溫暖。
除了包粽子,兩岸青年還共同欣賞“音樂活化石”——非遺南音,在演出結(jié)束后,演員們還邀請兩岸青年上臺,手把手教學(xué),并介紹南音樂器的歷史。隨后兩岸青年們還體驗非遺技藝?yán)K結(jié),活動現(xiàn)場氛圍濃厚。
大陸青年 林俊芳:今天跟臺灣同胞逛非遺,參觀了廈門的很多非遺,比如手工還有演出,感覺非常棒。(來源: 兩岸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