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市金山街道金安社區(qū)生活垃圾四分類產生的10168噸碳減排量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順利完成交易。這不僅標志著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正式落地,廈門市也開啟“以綠色交易促進社區(qū)垃圾分類”的新模式。
據了解,金山街道金安社區(qū)上線了廈門首個社區(qū)垃圾分類公益館,并引入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備,自去年11月開館運行。截至目前,共收集9噸多可回收垃圾,就地處理廚余垃圾5.8噸,產生公益資金2900.3元。本次碳交易將進一步引導社區(qū)在減污降碳、綠色低碳上發(fā)揮貢獻。
此次碳交易的買方廈門興五通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垃圾分類轉運、保潔、公園管理等城市綜合服務,購買的碳減排量將用于抵銷企業(yè)日常生產經營產生的二氧化碳。
此前,北京、天津等7省市已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嘗試把“二氧化碳排放權”當作商品進行買賣。也就是說,在當下企業(yè)碳中和壓力日益增長的背景下,碳配額或許將成為“緊俏貨”。
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接下來,廈門將積極探索構建垃圾分類碳排放管理平臺,通過減碳增匯、碳排放管理制度、考核激勵機制等,推動更多小區(qū)物業(yè)通過垃圾分類形成碳資產,獲得相應收益,引導更多居民主動參與減污降碳,形成垃圾分類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內生動力。
相關鏈接
垃圾四分類 碳減排量怎么算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葉志隆介紹,通過廚余垃圾分類及資源化處理、其余垃圾焚燒發(fā)電、可回收物資源循環(huán)再利用等舉措,可減少垃圾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垃圾分類前,混合垃圾主要通過填埋或者焚燒處理,資源化利用率低,會產生大量碳排放。垃圾分類后,廚余垃圾可通過生物處理,產生的沼氣可發(fā)電,沼渣和沼液還可以進一步做有機肥,資源化利用率大大提升。
據統(tǒng)計,一噸廚余垃圾通過生物處理,可減少約300千克碳排放量??苫厥瘴镅h(huán)利用,也可以減少碳排放量。回收利用1千克膠版印刷紙,可減0.82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回收利用1千克鋁制品,可減14.11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來源:海西晨報 記者 彭怡郡 傅曦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