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廈門市全力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近期,一批重點水利工程陸續(xù)開工、竣工,將進一步改善當地水資源配置和雨洪調蓄能力,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有利水支撐。
同安區(qū)最大規(guī)模水閘開工:可增蓄淡水資源約600萬立方米
市重點工程浦聲水閘近日正式開工建設,這一項目是目前同安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水閘,位于東西溪流域浦聲支流,與扼守東西溪流域石潯支流的石潯水閘遙相呼應。據了解,浦聲水閘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將拆除現(xiàn)有的瑤江橡膠壩,并在下游2.3公里處新建一座攔河閘,該水閘凈寬170米,同時還配套有管理區(qū)、埭頭溪水系連通管道和供電設施工程等。
中鐵八局浦聲水閘工程項目經理 韓青東:我們的總工期730天,我們目前的施工大的節(jié)點計劃是在我們枯水期到來之前,進行我們的圍堰準備。同時在汛期結束的時候,我們馬上就開始進行合攏,在明年汛期到來之后,我們就開始干橋面以上的建筑。
根據設計方案,浦聲水閘建成后,能增蓄淡水資源約600萬立方米,還能有效抵擋潮水侵蝕,將是一座兼具排洪、擋潮、增蓄淡水等功能的閩南建筑風格景觀水閘,設計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沿河周邊地下水資源,以及東西溪流域、埭頭流域水生態(tài)環(huán)境。
翔安區(qū)朱坑水閘重建項目完工:提升內田溪雨洪增蓄能力
位于翔安區(qū)馬巷街道內田溪與海翔大道下游交匯處的朱坑水閘,也于近日完成拆除重建工程,并投入使用。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拆除舊魚鱗閘、管理房及下游消能設施,新建上游鋪蓋段、閘室段和下游消能設施,項目總長47.5米。相比之前需要人力進行開關的舊魚鱗閘,新水閘采取智能化控制,可以一鍵啟動水閘開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翔安區(qū)水利工作站負責人 周小東:新建的朱坑水閘能有效提升,內田溪的雨洪調蓄能力和水(利)工程的防災減災能力,同時也進一步保障了周邊農田灌溉需求,充分體現(xiàn)了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生態(tài)水利的工程建設理念。(來源:廈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