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吳舒遠 通訊員 吳立楷)直播平臺交“友”,31人詐騙200余萬元;給“女主播”打賞、刷禮物,5個被害人被騙60余萬元……近期,廈門集美檢察院辦理的數(shù)起詐騙案件都與直播平臺有關。不法分子通過直播平臺,利用新興消費娛樂模式,冒充女主播身份與他人建立曖昧關系,虛構直播任務,誘騙他人財物,構成詐騙罪。
例如,犯罪嫌疑人許某等人成立網(wǎng)絡科技公司,招募人員,以“介紹線下約炮”為由,誘導男被害人下載“悅聊”App,并在該App注冊充值。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犯罪嫌疑人許某及其同伙通過各種性暗示,誘騙被害人在“悅聊”上刷禮物打賞,最終騙取其財物。目前,該案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多達31人,涉案金額200余萬元。
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葛某和牛某以文化傳媒公司名義,招聘男性助理冒充女主播,通過探探、瞧瞧等社交軟件添加男性網(wǎng)友,保持曖昧關系,誘導被害人前往指定直播平臺注冊充值,虛構平臺PK、直播轉(zhuǎn)正等任務,最終誘騙被害人在直播間為主播打賞、刷禮物。
經(jīng)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犯罪嫌疑人葛某等8人共詐騙5名被害人60余萬元。目前,該案已被集美區(q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檢察官說,直播娛樂作為消費新形式,受到廣大群眾喜愛,但是也被一些不法分子視為騙財機會。不法分子抓住男性喜歡觀看美女主播的心理,通過添加好友,建立曖昧關系,誘騙其至直播間“刷禮物”,以達到騙取錢財?shù)哪康摹?/p>
檢察官提醒,當前詐騙形式層出不窮,但究其本質(zhì)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只有在日常娛樂消費中,嚴守個人財物出口,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和價值觀,警惕陌生人添加好友,才能保護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