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港務職工愛心認購近50噸松溪滯銷毛芋。(本報記者王協(xié)云攝)
臺海網(wǎng)8月2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上周末,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近萬名職工的餐桌上,幾乎都有一道用毛芋做的菜——每名港務職工認購5公斤南平松溪縣舊縣鄉(xiāng)下塅村的滯銷毛芋,總計近50噸。
每名職工認購5公斤
今年,下塅村共有80余戶村民種植毛芋,種植面積300畝,產量約450噸。受市場影響,部分毛芋銷路不暢,不少種植戶十分發(fā)愁:8月中下旬,正逢換季輪耕,再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田里,換種其他農作物。
剛剛上任的下塅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國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廈門港務控股集團選派到當?shù)氐鸟v村干部,“港務集團是松溪縣的結對幫扶單位,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不能讓村民們大半年的辛勞付之東流。”他說。
經過松溪縣供銷社、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松溪郵政分公司三方協(xié)作,很快,50噸毛芋的銷路確定:近萬名港務職工,每人認購5公斤,通過郵政快遞“門到門”配送,且購買價格高于市場收購價。下塅村種植戶劉啟進說,一周前他還在為銷路犯愁,港務集團職工的愛心認購,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心里十分高興。
聚焦“三農”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這幾年,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已多次向松溪縣伸出援手。2019年,松溪縣遭受洪災,集團職工愛心認購玉米、毛芋,總計超過40噸;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shù)胤N植的包菜滯銷,集團職工再次愛心認購20噸。
在愛心認購的同時,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也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服務當?shù)剜l(xiāng)村振興——比如,通過集團的廣泛推介,松溪縣當?shù)氐纳徸印⒐S干、紅糖、生態(tài)大米等特產,已逐步打響品牌、打開銷路;集團設立駐松溪辦事處,對接當?shù)仄髽I(yè),提供配送、口岸清關等相關服務,幫助當?shù)仄髽I(yè)開拓市場。另外,集團還持續(xù)關注當?shù)乩щy家庭子女的讀書、就業(yè)問題,多次開展入戶慰問。
“鄉(xiāng)村振興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當下,集團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已與松溪縣供銷社簽訂長期合作協(xié)議,開展消費扶持行動,聚焦“三農”工作、助力村民增收,切實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記者 徐景明 見習記者 許靜雯 通訊員 龔小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