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外附小正式啟動拆除。記者陳理杰攝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再見,湖濱一里25號。你好,湖光路95號。祝福廈外附小越來越好。”“和舊日說再見,是為了迎接下一輪朝陽。”“我在這里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光陰含笑,真水無香。”“滿滿的記憶,深深的眷戀,難舍的情懷,心中永遠的外附小”……
近日,廈門市湖濱片區(qū)改造提升項目的穩(wěn)步推進,作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于8月13日正式啟動拆除。這一消息刷屏“外附人”朋友圈,他們紛紛為母校送上祝福。
響應片區(qū)改造已搬遷移交
1984年4月,伴著陣陣春風,廈門師范第一附屬小學(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前身)在筼筜湖畔誕生;2002年9月,學校正式更名為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歷經37載,如今的廈外附小已是廈門名校、省示范小學,并躋身“全國百強小學”之列。
然而,這所名校如今空間受限,設施設備等方面亟待優(yōu)化提升。今年5月份,廈外附小積極配合響應湖濱片區(qū)改造提升工作啟動搬遷,已在7月下旬騰空校園并移交改造。
“外附人”獻上深情祝福
8月13日8時許,位于湖濱一里25號的廈外附小正式啟動拆除。記者了解到,學校的主體建筑面積約15300平方米,由四棟樓圍合成“回”字形,此次拆除將分四個階段進行。據(jù)了解,截至昨日,已拆除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預計本周內完成拆除。
“孩子6年的母校,有苦有樂,滿滿的回憶,祝福廈外附小。”“畢業(yè)6年了,早知道要拆,我應該去再拍照紀念下。”近日,不少學生家長和校友得知學校啟動拆除的消息后,紛紛在朋友圈發(fā)出感嘆,并送上祝福。
在廈外附小任教9年的葉老師感慨道:“這里有很多老師、很多孩子的回憶,這些校舍也是一代又一代外附人努力建造而成的,雖然很舍不得,但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
外遷過渡辦學為更好回歸
4月底,廈外附小過渡校區(qū)建設通過多部門聯(lián)合驗收并移交校方。今年秋季,廈外附小將在過渡校區(qū)如期開學,屆時,1700多名學生將走進新教室。待新校舍建好后,學校再回遷。
據(jù)了解,過渡校區(qū)采用鋼結構建筑主體,建設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嚴格依據(jù)正規(guī)學校建設的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執(zhí)行,教室面積也從原來的48平方米擴大至60多平方米。
思明區(qū)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外附小外遷過渡辦學,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回歸。重建后,學校辦學條件和水平將全面提升,配置更加優(yōu)越,活動場所更寬闊,功能更齊全,更好地滿足師生對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的需求。
相關新聞
翔安第六實小新校區(qū)9月投用
由翔發(fā)集團代建的翔安區(qū)第六實驗小學新校區(qū)通過工程竣工驗收,將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記者了解到,翔安區(qū)第六實驗小學位于濱海東大道與新城中路交叉口東南側,項目總投資4300萬元。新校區(qū)占地面積22173.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共設置36個班級。屆時可以提供1620個學位,將大大緩解翔安歐厝社區(qū)周邊的學位需求。
學校將秉承“回歸教育原點,為學生奠基別樣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建設一所“有溫度、有故事、有成長”的溫馨校園。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