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2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一枚枚火箭彈沖進云層,降雨如期而至。今日凌晨0:49起,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在集美大坂山煙爐增雨點,翔安古宅水庫、曾溪水庫、同安汀溪水庫、集美坂頭林場火箭增雨點開展人工增雨,成功催下甘霖。
截至8:38,氣象部門共完成增雨作業(yè)13站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位于東渡狐尾山的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雨量達到3.3毫米,為小雨量級。同安蓮花鎮(zhèn)、汀溪鎮(zhèn)多個站點出現(xiàn)中雨,雨量最大的站點位于同安蓮花鎮(zhèn)淡溪村,達到14.1毫米,為中雨量級。
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以來我市降雨異常偏少,這場降雨無法完全解除旱情。不過它可以起到降低火險等級、增加土壤含水量、凈化空氣的作用。
人工增雨并非人工降雨。它不是“無中生有”,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氣象專家解釋,只有當空中有較厚的云層,而且云層中有足夠的含水量,人工增雨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一條濕毛巾,人工增雨作業(yè)就是把毛巾多擰一下,但如果毛巾是干的,再怎么用勁,也擰不出更多的水來。
氣象部門表示,接下來還將密切關(guān)注天氣變化,一旦大氣條件滿足,將立即著手實施作業(yè)。 (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