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6月21日訊 據(jù)廈門網報道 垃圾從滑道投入后,順道下滑,并靠自身慣性推開閘門落入垃圾桶內,隨后閘門自動回位關閉。昨日,家住龍虎南里上李新村的陳珠煌向記者展示了他制作的果皮箱模型。
陳珠煌說,他在《廈門晚報》上看到“十大垃分金點子”評選的消息后,在原先果皮箱的基礎上,進一步設計了滑道式自動開閉垃圾桶。
【設計】
垃圾從滑道進入桶內活動閘門可自動關閉
陳珠煌說,現(xiàn)在戶外的分類垃圾桶有個蓋子可以用手打開,也可以腳踩腳踏開蓋。但有些居民嫌麻煩,不愿動手也懶得動腳,直接將垃圾隨處亂放。
幾年前,在垃圾分類還未推行時,陳珠煌就很關注垃圾投放的問題。他花了一天的時間,自己動手用紙皮和彩紙制作了一個果皮箱,果皮箱有滑道和活動閘門,垃圾順著滑道投入后,閘門自動打開再關閉,既方便投放垃圾,又解決了沒有蓋子而臭氣外溢的問題,除了正面的“果皮箱”三個字,其他三面他還寫上“喂了我吧,謝謝您啦”“垃圾不落地,環(huán)境才美麗”“垃圾歸巢,舉手之勞”等宣傳語。
這次進一步設計的滑道式自動開閉垃圾桶具體構思是,對現(xiàn)有的分類垃圾桶進行改造,在垃圾桶正面靠上的地方挖一個長方形的投入口,安裝一個垂直的、可以往后推開的活動閘門,這個閘門與投入口形成密閉的平面,并對接一條斜度約45度的滑道。當有人在滑道上投放垃圾袋時,垃圾袋順道下滑,并靠自身慣性推開閘門落入垃圾桶內,隨后閘門自動回位關閉?;顒娱l門可以用透明有機玻璃制作,這樣能看到里面的垃圾滿了沒有。改進后的垃圾桶不用動手或者動腳開蓋子,還避免了臭氣外溢和蒼蠅“光顧”。
【關注】
為做好垃分建言獻策希望廈門更美更環(huán)保
陳珠煌今年64歲,退休前在糧食部門工作,曾是《廈門晚報》的通訊員。退休后,他比較關注社會問題,還經常給相關部門提一些建議。垃圾分類推行后,他認真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自覺做好垃圾分類。
對于如何更好地推行垃圾分類,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例如成立一個智囊團,研究垃圾產生和分類利用處理,調查分析垃圾分類辦法的改進。“現(xiàn)在有些居民還是沒有自覺做好垃圾分類,需要有措施跟進。垃圾分類督導員沒有處罰的權力,還是應該以獎勵為主。我認為可以對垃圾分類點進行公開考核,將前、后十名在報紙上公布,對一年內三次進入前十名的分類點所在小區(qū)的居民,給予免交一年垃圾處理費的獎勵,同時也對分類點的督導員給予獎勵。”他還提出,相關單位可以制作一批比較美觀實用、方便攜帶的菜籃子作為獎品,菜籃子比較環(huán)保,可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他自己擬了不少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如“垃圾不分類,地球會流淚”等。
“垃圾分類功在當代、惠及子孫。”陳珠煌說,他一直在廈門工作、生活,非常熱愛這個家園,也希望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環(huán)保。
【征集令】
您的身邊有垃圾分類達人嗎?您有垃圾分類金點子,身邊有好案例、好做法嗎?本報面向全市征集“垃分達人”的典型故事,以及“垃分金點子”的典型經驗、做法,歡迎提供線索。您可以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發(fā)郵件至ljfl5589999@163.com,或者在“晚報應幫幫”微信平臺留言。8月下旬將啟動十佳“垃分達人”和十大“垃分金點子”評選。(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