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7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冷空氣如約而至。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它的實力消耗殆盡,給廈門帶來的降溫非常有限。好在它的到來讓廈門刮起了東北大風,趕跑了空氣中的水汽,悶熱如蒸的感覺被一掃而空。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廈門市將維持晴好天氣,白天較熱,夜晨舒適,防暑防曬還是不能懈怠。
昨日在弱冷空氣的影響下,市氣象臺本站白天的最高氣溫小幅下挫至30.6℃,沿海風力增強到了6~8級,空氣濕度大幅回落。
今天是重陽佳節(jié),也是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氣象部門預測,今天廈門持續(xù)晴朗干燥天氣,島內(nèi)最高氣溫可達31℃,夜晨最低氣溫在24℃上下,東北風略強,市區(qū)風力可達3~4級。
明后天,新的冷空氣補充南下,氣溫沒有太大變化,島內(nèi)最高氣溫仍維持在30℃至31℃,但東北風又會顯著增強,市區(qū)風力最強可達4~5級、陣風7級,沿海又會出現(xiàn)6~8級的東北大風,海上作業(yè)船只要小心風浪、謹慎行駛。
今年第19號臺風“海貝思”昨天凌晨已經(jīng)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了。它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疾行,強度不斷增強,有可能成長為今年的“風王”;預計7日夜間,它將轉(zhuǎn)向偏西北方向移動,后期趨向日本南部海區(qū)。未來5天,“海貝思”對我國海域完全沒有影響。
鏈接
今日重陽 適合外出放風箏
今天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又到了飲酒、啖蟹、賞菊、登高的日子,恰逢國慶假期的“尾巴”,正是引朋會友,外出游玩的好日子。
氣象專家提醒,由于風力較大,空氣濕度偏低,森林火險等級非常高,市民外出郊游時一定不要攜帶火種,以防釀成山林大火。
除了登高、賞菊等各地重陽節(jié)沿襲的習俗,閩南地區(qū)還有自己的獨特習俗。清道光年間的《廈門志》說:“重陽,登高放風箏。”重陽前后閩南地區(qū)天朗氣清,東北風不大不小,正適合放風箏。
廈門放風箏的最佳季節(jié)不在春日,而在深秋。市民業(yè)余有暇,不妨到野外空地,放飛紙鳶,既舒活了筋骨,又放松了身心,不亦快哉。
在閩南沿海一些地區(qū),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粿,清初福建詩人宋祖謙《閩酒曲》曰:“驚聞佳節(jié)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此外,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日子,一些閩南鄉(xiāng)民也會到媽祖廟或天后祠祭祀,求得庇佑。
(記者 殷磊 通訊員 小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