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洪恒亮)網購是現(xiàn)在最流行的購物方式,甚至不少人還會網購寵物。上周,在我們身邊發(fā)生了兩起與網購寵物有關的詐騙案件。
據(jù)警方統(tǒng)計,今年以來,因網購寵物被騙的警情共計16起,涉案金額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昨日,廈門警方為此發(fā)布預警。另外,據(jù)統(tǒng)計,上周全市共接虛假信息以及盜竊銀行儲戶類詐騙183起,其中多發(fā)詐騙主要有三類,冒充客服詐騙37起、貸款36起、商品交易34起。
網上領養(yǎng)的貓一直“在路上”
謝小姐是一名愛貓人士。5月11日,她在一個叫“狗與愛的世界”公眾號中申請領養(yǎng)一只貓。
不一會她就看到一條信息,稱有一個叫“菲菲”的用戶正好有一只貓需要領養(yǎng)。她添加了對方預留的微信號。
兩人通過微信溝通。“菲菲”稱現(xiàn)在不在廈門,而自己的寵物貓要從上海寄過來,謝小姐想領養(yǎng)貓的話,只要支付托運費就可以了。隨后,“菲菲”發(fā)來了一個托運單號,并發(fā)來一個所謂“上海永順物流”的網址,讓謝小姐咨詢客服,在線付款就可以。謝小姐登錄網址后,聯(lián)系了網頁上的“客服”并掃描了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支付了630元的托運費。
謝小姐完成支付后,起初幾天,每當她詢問“客服”是否已發(fā)貨,“客服”一直以“已經在路上,再等等”回復。5月18日,她再想聯(lián)系“客服”時,對方已經不回復了,而“菲菲”更是把她拉黑了。
發(fā)覺情況不對,謝小姐打通了上海永順物流的官方電話。工作人員稱,他們公司是做國際物流的,謝小姐之前登錄的那個網址不是公司官方的網站。直到這時,謝小姐才意識到被騙了。
花了上千元,狗毛都沒看到
上周,市民小方也因為網購寵物被騙了。她買的是一條阿拉斯加犬。
小方和男朋友平時很喜歡暖萌的小動物,打算網購一只寵物狗。5月初,她在網上搜索寵物信息,經過篩選選擇了一家名叫“正誠犬舍”的網店。小方在網頁上輸入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后,就有一位自稱是網店店長的男子打來電話,雙方互添了微信。
在微信上,雙方商討了購買寵物犬的事宜,最終,小方以1100元的價格向對方購買一只阿拉斯加犬。隨后,對方多次以“定金”、“尾款”、“運費”等理由要求小方匯款,其間小方多次要求對方發(fā)送狗狗的視頻,都被拒絕。小方付了1230元后,對方便將她的微信拉黑了。
虛假網站給受害者設陷阱
民警分析,這類網購寵物的詐騙案中,騙子一般抓住了受害者(多數(shù)為女性)的愛心,打著有寵物出售或領養(yǎng)的幌子,以“定金”、“運費”、“尾款”、“動物檢疫費”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匯款,等受害者轉賬后,便將之前聯(lián)系的方式刪除。
騙子為了增加欺騙性,甚至假借正規(guī)微信公眾號發(fā)布虛假領養(yǎng)信息,并事先制作了虛假網站,引誘受害者與網站“客服”聯(lián)系。
警方提醒市民,購買寵物除了要到正規(guī)的寵物交易市場或大型寵物店外,最好簽訂書面的買賣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避免糾紛。如果網購,最好選擇可以貨到付款的商家,或者通過正規(guī)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
網購寵物活體存在很多風險,比如無法直觀地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免疫情況等,若攜帶人畜共患傳染病,將威脅到人的身體健康。購買時可要求賣家出示檢疫合格證明、寵物健康證明等相關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