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2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為他人獻一份愛心,為自己留一份放心。昨日,記者從廈門市總工會獲悉,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新辦法出臺,其中,職工住院自付費用補助最高達20萬元。
據介紹,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活動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保障期為一年。與往年相比,新辦法主要有四大變化:
變化1
保障費用統(tǒng)一為60元
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新辦法的保障費用統(tǒng)一為60元,取消原36元的保障計劃。新辦法中,每人限交一份保障費,享受一份保障責任。
變化2
新增“職工住院自付費用補助”
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新增“職工住院自付費用補助”,取消原辦法中的“單病種醫(yī)療費用補助”和“單次住院醫(yī)療費用補助”。新辦法在補助的計算方式上更加簡單,保障范圍也更加廣泛。
新辦法實行后,只要是職工本人的住院收費專用票據,其“個人自付”欄金額扣除超出普通住院床位費用的部分,均可按20%的比例予以“職工住院自付費用補助”,最高補助金額20萬元。未經醫(yī)保機構結算的全自費不在保障范疇。
變化3
新增“職工亡故慰問金”
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新增“職工亡故慰問金”,取消原辦法中的“直系親屬亡故安撫金”。參保職工在保障期內身故的,給予一次性“職工亡故慰問金”5000元。
變化4
“事故致殘補助”統(tǒng)一標準
第十四期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新辦法對意外事故致殘補助辦法進行完善。新辦法出臺后,職工因工傷或意外事故致殘,只要經鑒定達到相應等級,都可給予一次性“事故致殘補助”5000元。補助時間以相關權威機構出具的傷殘等級報告時間為準。
新辦法對事故致殘補助辦法進行了完善。職工因工傷或意外事故致殘的,只要經鑒定達到相應等級,都可根據傷殘等級給予一次性補助5000元。補助時間以相關權威機構出具的傷殘等級報告時間為準。
此外,一般住院補助可根據住院天數給予每天50元的補助,一個保障周期內累計補助住院天數最高30天。
在職職工每年可辦理一次醫(yī)療互助保障。機關、事業(yè)、企業(yè)職工由本單位工會集中辦理;未達建會條件的小微企業(yè)職工、靈活就業(yè)人員每年6月份到所屬職工服務站辦理。
回顧
受益職工達12萬人
2018年,市總工會大力推進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工作,不少職工從中受益,其中,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職工陳某某因主動脈手術,總共領取了76800元補助,市保安有限公司職工王某某因患肝癌,共領取到39500元補助。市公交集團2018年共有34名職工領到大病互助金,700多名職工領到住院補助,領取補助金額200多萬。“為他人獻一份愛心,為自己留一份放心。”這是廈門市總工會組織實施“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時的宗旨。據統(tǒng)計,從2006年實施以來,醫(yī)療互助保障走過的第13個年頭,共有460萬人次參加保障活動,受益職工達12萬人,發(fā)放補助金達2.5億元。(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李劍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