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3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淅淅瀝瀝的雨下了一天,氣溫一直被壓制,東渡站的午間最高氣溫只有18.5℃,昨天的廈門寒意明顯。從今天起,這樣的天氣狀況將有所轉變。
市氣象臺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11月1日上午8點至昨晚8點,廈門市平均下了41.1毫米的雨,全市共有10個鎮(zhèn)街、31個站點大于50毫米,最大雨量出現(xiàn)在同安蓮花鎮(zhèn)小坪森林公園,達到64.6毫米。島外各水庫喜得一波甘霖,其中古宅水庫56毫米,石兜水庫50.3毫米,坂頭水庫51.7毫米,汀溪水庫49.3毫米,蓮花水庫45毫米。
這波雨水是冷空氣和臺風“玉兔”合力釀制的。今天凌晨2點,“玉兔”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繼續(xù)減弱,今天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解除了臺風藍色預警。今天早上6點30分,廈門市結束了防臺風應急響應。
市氣象臺說,今天白天,崇武到東山沿海的風力將由7-8級、陣風9-10級逐步減弱為5-6級、陣風7級,降水也將逐步停止,今天午后,轉為多云到陰的天氣。從明天開始,廈門市基本上以多云天氣為主,陽光有望回歸,氣溫也將逐步回升,最高氣溫預計回升到25℃以上?!?nbsp;
分析
虎頭蛇尾,“玉兔”受凍消失
從今年的風王到最后在海面上消失,這只“玉兔”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氣象專家說,溫暖的水域向來是臺風生成的“溫床”。在秋季,由于海溫熱容量較大,海溫降低存在一定滯后性,再加上今年中東太平洋地區(qū)海溫異常偏暖,“玉兔”出生的地區(qū)海溫明顯偏高,超過29℃,甚至一些區(qū)域超過30℃,并且,這些區(qū)域溫度較高的海水深度較大,這給“玉兔”茁壯成長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這只“玉兔”不斷吞食水汽,擴大環(huán)流,最終成為今年的風王。
不過,“玉兔”在靠近我國的過程中,海溫是逐漸降低的,已經(jīng)不利于“玉兔”的“健康”了。尤其是南海北部,對這只“玉兔”來說,更像是一個冷水坑,最終,它“凍死”在那,無法繼續(xù)興風作浪了。
除此之外,“玉兔”虎頭蛇尾的表現(xiàn),也和北方冷空氣有關。“玉兔”是暖性的,遇到冷空氣侵入,其強度自然也會走下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