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0月1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通訊員 凌瑾 文/圖)他是廣東人,在老家犯下命案,逃亡至福建,隱姓埋名17年,還說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因為酒駕,他被警方抓獲,并揭開這起命案。
被查 他兩次想逃
10月7日晚上9時,海滄交警大隊鐘山中隊民警李俊明在海滄區(qū)滄桐路開展夜間設卡盤查。
這時,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子見警方設卡,便調(diào)轉(zhuǎn)方向逃逸,被民警追回。民警對他進行酒精檢測,為酒駕。民警準備處罰時,該男子眼神躲閃著,拿不出身份證,還說“記不得號碼”,稱身份證放在嵩嶼街道嶺上村暫住處。
民警將男子帶到其暫住處。開門時,男子又一次想逃跑,被制服。然而,民警在屋內(nèi)并未發(fā)現(xiàn)他的證件,隨后將他帶到嵩嶼邊防派出所核實身份。
攻心 他交代命案
在嵩嶼所,民警劉佳偉和交警李俊明對該男子進行詢問。“我叫胡某清,漳州詔安縣人。”男子說。但民警卻查不到“胡某清”的身份信息,他顯然在說謊。民警讓他聯(lián)系家屬,他神色慌張,拒不配合。民警隨即檢查他隨身物品,發(fā)現(xiàn)他的手機常往廣東撥打電話。民警以此為突破口再次詢問,并反復教育和勸說,男子終于供述了真實身份:黃某國,51歲,廣東揭陽惠來縣人。
他是廣東人,卻操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民警很費解,進一步“攻心”。眼見“紙包不住火”,黃某國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交代了他于2001年在廣東因酒后口角犯下命案,逃亡到閩南地區(qū)的事。
嵩嶼所立即上報,海滄公安分局增派刑偵大隊重案中隊民警陳仲怡介入審查。
警方經(jīng)進一步審訊得知,2001年7月3日晚,黃某國在老家廣東惠來縣的一家餐館吃飯,酒后因瑣事與一男子發(fā)生口角并引發(fā)打斗,致對方傷重死亡。黃某國在路邊草叢躲藏一晚后,輾轉(zhuǎn)廣東汕頭逃亡至福建。17年來他改名換姓,在閩南一帶四處打工流亡。
心愿 帶錢給母親
據(jù)了解,黃某國的一代身份證已注銷,這些年靠著在路邊辦的假身份證流亡,不想來到嵩嶼派出所轄區(qū)半個月就落網(wǎng)。在審訊室,他長嘆一口氣:“終于放松了!”
海滄警方立即與廣東警方核實了這起命案。在被帶回廣東前,黃某國有個小小心愿:向包工頭要回還未領(lǐng)的3000元工錢,帶給80多歲的老母親。海滄警方聯(lián)系了包工頭,幫他領(lǐng)到3000元現(xiàn)金,轉(zhuǎn)交廣東警方,帶給其老母親。
目前,嫌疑人已被移交廣東警方,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