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8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昨天,有一條新聞讓廈門市民滿心期待:建設于狐尾山—仙岳山山林中的一條健康步道,其中一段為空中步道,預計明年1月31日建成投入使用。今后,步道還有望與湖邊水庫、觀音山步道串聯(lián)進來。有些網(wǎng)友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曬出了部分建成步道。
從媒體曝光的效果圖中可以看出,上山俯瞰廈門,臨海盡攬全景,這條健康步道確實“顏值”很高。廈門市民想要散步、跑步、約會,又多了一個好去處。游客來廈門,又多了一個打卡勝地。
看到眾人對健康步道的期望值如此之高,我們不禁有些憂心:將來投用后的步道,能滿足大家的期待嗎?
回想起去年1月,全國首條空中自行車道在廈門和大家見面。正式開放之前,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紛紛揭秘,廈門市民期待滿滿。開放之后,空中自行車道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市民游客絡繹不絕,體驗“空中飛人”的感覺,文明隊伍紛紛“進駐”,為綠色出行增添文明色彩。
此時此刻,大家對健康步道的期望值不亞于當時對空中自行車道的。此情此景,是不是似曾相識?
想讓一項為民辦實事的工程真正惠民,絕不是拍拍腦袋、屁股不離席就能辦到的。我相信,健康步道的規(guī)劃,肯定有很多“走心”的設計。不過,便民設施、管理維護等,做好這些實屬“道阻且長”。我們希望,惠民工程能多站在市民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吸收些市民群眾的建議、合理訴求。這樣健康步道的到來,既能讓廈門多了一層面子,又能讓市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里子,這就需要有關部門“精雕細琢”我們的健康步道。
健康步道沿線是否考慮設置志愿驛站,讓志愿服務一起融入美麗風景?是否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應急救護設備,讓市民群眾安心享受山湖河海?是否合理安排了公共自行車停放點,能夠真正做到禁止公共自行車、遛狗人士等進入健康步道……
在這方面,廈門已有很多健康步道的成功經(jīng)驗可供參考。如鐵路公園,公共衛(wèi)生間的設置較為合理,讓市民游客在享受美景、健康生活的同時,如廁不尷尬;如中山公園,步道周圍的石桌石凳,滿足了市民群眾休憩、乘涼的需求……
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一一考慮、解決。我們期待著,被“精雕細琢”后的健康步道與大家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