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0月5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劉先生在網(wǎng)上平臺上選中一輛電動自行車,按約定時間趕到約定地點,車沒看到,卻被對方拉進一個微信“財務群”,稱必須要在群里發(fā)紅包進行交易。
“他根本就不賣車,是在騙錢!”日前,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8820,講述自己的遭遇,希望給市民朋友提個醒。
遭遇1
劉先生:被拉進“財務群” 見勢不對趕緊退出
9月25日左右,劉先生在58同城上看中一部車,劉先生添加對方微信,對方發(fā)來電動車圖片,“合適的話我們900元成交,我把車給你送過去。”于是,兩人約定好一個小時后在劉先生住處附近見面。到達約定地點后,劉先生接到對方打來的電話,稱要改變交易方式,“本來說好了微信轉(zhuǎn)賬,可我們老板的提現(xiàn)額度超了,我現(xiàn)在把你拉進財務群,你把紅包發(fā)在里面……”
結(jié)束通話后,劉先生被拉進一個臨時組建的微信群,群中三四個人催著劉先生趕緊“交款”。“肯定是騙子!”劉先生及時發(fā)現(xiàn),退出微信群。
遭遇2
市民小李:發(fā)600元紅包后 微信群立刻被解散
劉先生沒被騙,可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相似的騙術(shù),卻騙走市民小李600元,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市民小心。
9月19日,李先生在手機轉(zhuǎn)轉(zhuǎn)App平臺上看到有賣二手電動車的,就添加了對方QQ。隨后,對方發(fā)來電動車圖片,雙方談好以600元價格成交。“我拉你進一個微信群,你要先交100元訂金。”對方稱這是必要的“交易流程”。
9月21日,小李通過對方發(fā)的二維碼掃碼加入一個微信群,并在群里發(fā)了一個100元紅包、支付了“訂金”。9月22日,小李接到電話,對方稱車子已運來廈門,跟小李約定好交易時間和地點后,對方又要求小李必須先支付500元余款。
小李只好在微信群里又發(fā)了三個紅包共計500元。這次收款后,對方立即把微信群解散,把小李拉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