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19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私刻印章,偽造兩種合同,制造汽車銷售差價800萬元,廈門一公司經(jīng)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司客車銷售款。近日,集美法院對該起職務侵占罪案進行一審,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八年兩個月,并退賠被害公司的經(jīng)濟損失。
案發(fā)
制造銷售差價 侵吞銷售款774萬
2012年至2014年間,宋某(化名)負責廈門某汽車公司國內(nèi)銷售部的客車銷售業(yè)務。2012年2月,宋某代表公司與武漢某物資公司達成銷售200臺客車的意向后,憑空捏造了一家武漢輝煌汽車貿(mào)易公司(化名),并稱該公司是廈門某汽車公司的經(jīng)銷商。隨后,他以輝煌公司的名義先后兩次與武漢某物資公司簽訂了兩份汽車產(chǎn)品銷售合同,約定其以單價79萬元的價格賣出200輛客車。
宋某不但將自己和武漢某物資公司簽訂上述合同的事實隱瞞下來,還私刻武漢某物資公司的合同專用章,以物資公司的名義在同年4月與自己所屬公司——廈門某汽車公司簽訂了兩份合同,使得公司誤認為200輛客車是以單價75萬元的價格銷售給物資公司,從而形成800萬元的差價。
2012年6月,宋某為了讓廈門某汽車公司順利發(fā)車給該物資公司,并掩蓋自己做手腳、利用兩種合同形成差價的事實,再次使用私刻的武漢某物資公司合同專用章,以物資公司的名義向廈門某汽車公司發(fā)出《關(guān)于更改開票主體的告知函》,要求將該200輛車的開票主體變更為武漢輝煌汽車貿(mào)易公司。宋某通過上述方式共侵吞廈門某汽車公司客車銷售款774萬元,剩余26萬元則因該物資公司未支付給武漢輝煌汽車貿(mào)易公司而未能得逞。
判決
利用職務之便 已構(gòu)成職務侵占罪
2015年,廈門某汽車公司在內(nèi)部專項審計活動中發(fā)現(xiàn)宋某的上述犯罪事實并報案。但宋某辯稱,自己并沒有侵吞廈門某汽車公司客車的銷售款,差價全部用于公司的市場開發(fā),公司對此知情。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廈門某汽車公司的汽車銷售款近800萬元,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gòu)成職務侵占罪。
連線法官
偽造公司印章如何定罪?
本案被告人宋某利用職務便利,在實施侵吞公司汽車銷售款的過程中,還偽造了武漢某物資公司印章。宋某的行為是構(gòu)成職務侵占罪,還是偽造公司印章罪?抑或是數(shù)罪并罰?
本案的承辦法官解釋說,宋某的行為同時觸犯了職務侵占罪和偽造公司印章罪兩個罪名。宋某的行為屬于牽連犯罪,其偽造印章的行為屬于手段行為,其主觀目的是為了實施侵占公司汽車銷售款,即為了實施職務侵占犯罪。按照我國刑法中關(guān)于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從一重罪處罰。
本案中,職務侵占罪的法定刑是五年以上,而偽造公司印章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故對宋某應當以職務侵占罪定罪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