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臺海網(wǎng)8月1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上周,我市有42位市民被假客服所騙,有的被自稱淘寶網(wǎng)店客服所騙,有的被自稱快遞公司客服所騙,有的被自稱銀行客服所騙。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市民被假客服盯上,可能是個人信息泄露所致。
案例
報了5次驗證碼,卡內的錢被分5次刷走
8月9日中午,市民肖女士接到一條短信,對方自稱是浦發(fā)銀行客服,說肖女士的信用卡因近期消費異常被凍結,讓肖女士聯(lián)系一個電話號碼辦理解凍。肖女士撥打那個電話,對方稱,銀行卡可以解凍,但需要肖女士提供手機收到的動態(tài)驗證碼“驗證信用卡安全”。
隨后,肖女士陸續(xù)收到5次動態(tài)驗證碼,她依次報給了對方,以為這樣信用卡就可以解凍了。沒想到的是,驗證碼報出不久,她卡內的1.5萬元被分5次刷走,每次3000元。
8月7日,市民顏先生接到自稱某快遞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他的快遞丟失,需要按照操作進行理賠。顏先生按照對方的要求添加了一個微信賬號,對方給他發(fā)來一個二維碼,顯示是“理賠中心”的界面。顏先生按照界面提示,依次填寫了支付寶賬號等信息,隨后他收到了驗證碼短信,他將驗證碼報給對方,沒想到對方馬上登錄他的支付寶賬戶,將里面的1.1萬元轉走了。
上周,市民劉先生也遇到了假客服,他遇到的是自稱淘寶客服,對方說他網(wǎng)購的衣服有質量問題會賠償,同樣,客服通過微信給他發(fā)來一份“退款協(xié)議”,讓劉先生在螞蟻借唄辦理分期借款,并轉到其儲蓄卡內。劉先生照做后,對方發(fā)來一個鏈接,他點進去后,按照鏈接內容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及收到的短信驗證碼,不久他收到銀行扣款6500元的短信。
分析
假客服騙術頻頻得手
個人信息泄露是主因
數(shù)據(jù)顯示,上周,我市警方共接到虛假信息以及盜竊銀行儲戶類詐騙218起,其中盜竊銀行儲戶44起,電信詐騙47起,網(wǎng)絡詐騙127起,警情總體和上上周持平。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冒充客服騙術多發(fā),上周共發(fā)案42起,占全部詐騙警情的近1/4。
民警說,在此類騙術中,騙子們經(jīng)常扮演多個角色,銀行客服、快遞公司客服、電商平臺客服等,甚至還有可能扮演雙客服,即先假冒網(wǎng)店客服說不慎將市民列為會員,每月要收取會員費,如果要取消的話,可以聯(lián)系銀行客服辦理,“當受害者輕信之后,騙子的同伙就會假冒銀行客服登場,以索要‘確認費’為名來詐騙。”
警方分析,騙子們之所以將這一騙術運用得“爐火純青”,主要原因是騙子們事先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到了受害者的個人信息或者購物信息,取得受害者信任后,騙子以各種借口要求受害者配合“客服”操作,其間,要么點擊鏈接填寫銀行卡信息,要么掃描二維碼進行轉賬,要么讓受害者告知手機收到的驗證碼。
警方提醒市民,在接到陌生來電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凡是自稱客服要在網(wǎng)上借款的也是詐騙,凡是自稱銀行客服索要驗證碼的還是詐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