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病的老紀(左一)和母親。
臺海網7月3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親兄弟接連患病去世,現(xiàn)如今,被確診肝癌的老紀已無力再承擔自己的醫(yī)藥費,主動申請出院,返回家中休養(yǎng),甚至幾度想要放棄治療。
他是三兄弟中的大哥,也是家里的頂梁柱——母親年近七旬,孩子即將高考。遭遇重疾侵擾,面對家庭責任,老紀要怎樣走出困境?近日,老紀的親屬向本報發(fā)出求助,希望熱心市民、企業(yè)能夠伸出援手,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不幸
兩弟弟病逝家境困窘
自己患肝癌開銷高昂
老紀今年50歲,是同安區(qū)洪塘鎮(zhèn)大鄉(xiāng)村居民。今年2月8日傍晚6點多,自己還在村里干活的時候,肚子卻爆發(fā)性地痛了起來。鄉(xiāng)親們見狀,趕忙開車將他送至第三醫(yī)院就診。
確診肝癌后,老紀在第三醫(yī)院住了兩周,也曾在第一醫(yī)院做過兩次介入治療。雖然治療有所見效,但看著高花銷,他還是強硬地向醫(yī)生要求出院,不敢再到醫(yī)院做檢查和治療。
“住院一周,做手術、打點滴就得花一兩萬元錢。實在是看不起了。”老紀說,近四年來,兩個弟弟相繼病逝,作為大哥,僅有小學文憑、平日打點零工維持生計,他不僅得看顧家庭,還要四處奔走,為他們籌措醫(yī)療費。無奈,不幸再次降臨家中——老紀的確診,對失去主要勞動力,且已經負債了十多萬元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現(xiàn)狀
偷偷減少藥量壓低開銷
家中重擔落到妻子身上
現(xiàn)在,老紀只能依靠止痛藥和中藥維持身體。即便如此,每周的診治和藥材費依然要花掉大約2000元。止痛藥疼的時候吃,中藥則是每天早晚各吃一次。為了盡量壓低開銷,老紀甚至想出求醫(yī)生減少藥物劑量的法子。
“醫(yī)生告訴我,這已經是最低限度了。再減下去,藥沒有效果,錢也是白花。”老紀說,盡管醫(yī)生沒同意,自己還是偷偷嘗試了一下——每隔一天吃一次中藥,一星期的量當做兩星期的用。沒有了藥物的控制,他的病情不受控制,肚子也時常止不住地疼,人變得更加虛弱無力了。
“親戚、鄰居來看的時候,會給我們一點幫助。但親戚朋友都借遍了,也不能總是伸手再找別人借。”老紀說,迫于身體原因,自己已不能像往昔那樣出力干活,家中的經濟重擔,也全都落到了妻子身上——照顧老紀的間隙,她偶爾從工廠里拿些東西回家加工,賺錢維持生計。
困境
上有守寡多年的母親
下有即將高考的兒子
“我快三十歲開始守寡,一個人帶三個孩子,顧婆婆。”說起家中遭遇,老紀68歲的母親默默流淚,說話聲音不住顫抖。為了將三個不滿10歲的孩子拉扯長大,母親每天埋頭耕作,經常忙碌到深夜。
生活不易,疾病還一次次地“侵蝕”著這個家庭,甚至將兩個正值壯年的兒子從她身邊帶走。而老紀,也成了母親如今唯一在世的孩子。“我都不想治了。”坐在門廳里,老紀用雙手捂住臉頰,眼里都是憂愁。他的身上,不僅擔負著孝敬母親的責任,還有一個下學期即將升入高三的兒子需要培養(yǎng)。
鏈接
撥打本報熱線
伸出援手
日前,記者聯(lián)系了同安區(qū)相關部門。計生協(xié)會工作人員表示,已通過緊急救助渠道,對老紀此前的住院花銷給予了一定津貼;民政局工作人員也回復,老紀可向鎮(zhèn)政府相關部門提交資料,申請“臨時救助”。
若您有意幫助老紀,幫助這個家庭,請撥打本報熱線968820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