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楊少華 文/圖)“鳥窩挪好了,燕子可以繼續(xù)留著孵小燕子,這下終于放心了!”濱水一里居民劉先生終于舒了一口氣。
前些天,小區(qū)一家店裝修,為安置天花板上一個燕子窩發(fā)愁。在裝修工人、居民等人的努力下,不但燕子窩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且燕子有了更牢固的“新家”,燕子媽媽可以安心孵蛋了。
憂心 店面裝修,如何安置燕子窩?
最近,濱水一里83號有一家水果連鎖店正在進行吊頂裝修。不過,大家發(fā)現(xiàn),店面走廊的天花板上有個燕子窩,里面有好幾個蛋,還沒有孵化出來。
“天花板一弄吊頂,燕子就無家可歸了,鳥蛋也會被扼殺。”小區(qū)居民劉先生很擔憂,找現(xiàn)場的裝修工人溝通。工人表示也想保留燕子窩,但他們沒有經(jīng)驗,不知道如何安置。
于是,劉先生致電導報熱線968801請求幫助,希望燕子窩能夠得到妥善處置。
上周四,導報記者趕到現(xiàn)場看到,店面走廊天花板的橫梁上,確實有個燕子窩,不時有燕子出入。此時,裝修工人已經(jīng)搭好了吊頂框架。
裝修工人稱,窩里有4個鳥蛋。“最近有好幾個居民過來,請求我們保留這個燕子窩。但我們工期有限,也不知道怎么處置才好,很為難,只能讓負責人和店老板溝通。”裝修工小王說。
導報記者聯(lián)系到裝修負責人陳先生,他說已經(jīng)溝通過了,店老板任先生毫不猶豫表示要盡量保護燕子窩。“燕子是益鳥,在民間又是吉祥物,應該保護的”。
對于如何安置,陳先生稱還沒確定下來,“考慮到工期,傾向給燕子挪窩,但擔心一旦挪了,燕子不認窩。請教了愛鳥人士和家里的老人,有說能挪的,也有說不能的”。陳先生也舉棋不定,“可別好心做錯事了”。
暖心 搭好新窩,燕子有了“新家”
上周六(5月19日),經(jīng)過向經(jīng)驗人士詳細請教,裝修負責人陳先生決定給燕子挪窩,將它轉(zhuǎn)移到隔壁的店面。“隔壁也正在裝修,但工期還有一兩個月,足夠讓小燕子孵化出來。”
說干就干,陳先生制定好方案,立即聯(lián)系了比較專業(yè)的師傅。當天下午,師傅根據(jù)方案制作了一個長方形的木盒子,用來兜放燕子窩。師傅將盒子釘在了隔壁店面的橫梁上,離原來的燕子窩只有三四米遠,釘好后還特意用手掰一掰,看是否牢固。
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挪窩了。兩個人爬上梯子,一人托著燕子窩,一人用薄鐵片將它輕輕刮下來,生怕破壞了燕子窩、摔了鳥蛋。大家全程小心翼翼的,手汗都冒出來了。
隨后,燕子窩被轉(zhuǎn)移到釘好的木盒子里。為了平穩(wěn)牢固,大家又在燕子窩外面塞墊了一些東西。
現(xiàn)場不少居民圍觀,也時不時伸手幫忙。窩挪好后,大家都很開心。
不過,陳先生的心仍然是懸著的,擔心燕子找不到窩。果不其然,不一會兒,兩只燕子飛回來了,找不到窩,一直繞著原來的位置,盤桓、啼叫。“我要把它‘驅(qū)趕’到旁邊的新窩,好幾次都失敗了。”陳先生說,當時心里有說不出的愧疚。
當晚9點,陳先生再次前去查看,發(fā)現(xiàn)燕子已經(jīng)在新窩旁盤桓著,“好像仍有懷疑一樣”。
他的心稍微放松下來,第二天一大早趕過去一看,才如釋重負,“燕子媽媽找到‘新家’了,正牢牢守護著”。“這兩天,燕子又開始像往常一樣‘出門’了。”居民劉先生告訴導報記者,不少居民還特意過來關注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