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臺海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廈門 >> 社會民生  >> 正文

汶川地震十周年 廈門援建的白鹿鎮(zhèn)如今已是旅游景點

m.dddjmc.com 來源: 臺海網(wǎng)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白鹿鎮(zhèn)上的歐式建筑。

  白鹿鎮(zhèn)吸引了許多游客。

  游客紛紛在樹下合影留念。

  廈門日報2011年5月6日關于廈門援建白鹿鎮(zhèn)的報道。

  記者在鎮(zhèn)上采訪時,偶遇一位97歲高齡的老人。

  如今的白鹿鎮(zhèn)充滿異域風情,已是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

  廈門援建的白鹿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白鹿鎮(zhèn)的建筑由豐富多彩的顏色組成。

  記者2010年采訪高仙秀老人。(資料圖)

  老人現(xiàn)在依然精神矍鑠。

  臺海網(wǎng)5月1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昨天是5月12日。10年前的這一天,巨大震動帶來的災難,讓很多人刻骨銘心,不過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刻骨銘心的愛與力量。

  因為震中映秀要舉行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系列活動,早上7時要封路,因此,昨天早上6點,我們就告別映秀,告別那些已經(jīng)長大的孩子,啟程前往彭州市。

  當年,廈門市承擔了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zhèn)、白鹿鎮(zhèn)、天彭鎮(zhèn)、致和鎮(zhèn)的對口支援任務?,F(xiàn)在,彭州,我們再次來了!讓我們看看那些援建者揮灑過汗水的地方,走走那方注滿廈門人民深情厚意的熱土,尋找特區(qū)人在這里種下的希望種子。

  當?shù)厝藷崆橹嘎?/strong>

  我們先抵達了白鹿鎮(zhèn),震后的那片廢墟,已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歐式建筑取代,多彩的顏色取代了寂冷的灰白色,這里已經(jīng)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在行程中,我們相繼遇見了廈門市在白鹿鎮(zhèn)的幾個援建項目:白鹿村的黨員之家、位于回水村的文化廣播站,還有白鹿鎮(zhèn)幼兒園。

  從鎮(zhèn)區(qū)去回水村,此前來時,坐的是當?shù)氐?ldquo;三腳虎”,即三輪柴油摩托車。如今,“三腳虎”沒了,路也改道了,記者向路邊曬黃連的兩名男子問路。他們聽說記者是從廈門來的,顯得非常激動。“廈門援建過我們?。?rdquo;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打電話幫忙叫車。

  文化廣播站位于回水村一座綠樹掩映的半山腰上,前面是蜿蜒而過的白水河,不遠處是書院新居小區(qū)。文化廣播站占地4畝,屬于法式建筑風格,和小鎮(zhèn)的整體規(guī)劃融為一體。

  廣播站功能齊全

  昨天是周末,但文化廣播站的門還開著,大門和樓頂上掛了許多牌子:白鹿鎮(zhèn)文化廣播中心、白鹿鎮(zhèn)黨校、白鹿鎮(zhèn)綜合文化站……

  走進文化廣播站,里面有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中法研究室、兒童書院、廣播室、會議室等。管理人員劉小琴告訴記者,鎮(zhèn)里許多重要的會議,都要在這里的會議室舉行。她還說,兒童書院和圖書館的功能就更大了,不僅附近的村民和孩子會來看書,連過往的游客,也帶著孩子來到這里,邊看書邊休息。這也使這里成為附近農(nóng)家樂的文化配套設施。

  文化廣播站不僅是當?shù)厝罕姷男蓍e文化中心,還擔負著推廣白鹿旅游的重任。當年,當?shù)匾幻刹吭f過,福建的援建,讓整個彭州市的學校、醫(yī)院、公路、自來水等民生服務功能提前好幾年恢復。廈門市在設計援建項目時,也多是以先進的理念進行設計,而如今,這些援建項目正在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幫助當?shù)乜焖侔l(fā)展。

  【特寫】

  當年采訪過的老人

  現(xiàn)在還能認出記者

  廈門日報特派記者 林森泉

  10年前,正在災區(qū)采訪的我,幫一位老人搬過受災的東西,后來又多次到她的臨時搭蓋采訪,一直關注到她搬進新家……她叫高仙秀,一位住在川西白鹿鎮(zhèn)回水村領報修院附近的普通老人。

  9年前,震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我到她的板房里看過她;8年前,就在福建廈門對口援建彭州即將完成前,我再次來到她的新家,跟充滿幸福的她聊起家常。此次回訪,這位只比我母親大兩歲的老人,一直令我牽掛,也一直令《廈門日報》的讀者們掛懷。老人如今還健在嗎?日子過得好嗎?

  在白鹿鎮(zhèn)街區(qū)的道路上,我們遇見了一位獨自逛街回家的老人,一問才知道,對方已經(jīng)97歲。這位老人走路自如、耳目皆聰,令我們感嘆。我心里一喜,這里的人高壽,高仙秀老人一定還在。

  到了書院新居小區(qū),這里的房子樣式都是聯(lián)排別墅。許久沒來,我已經(jīng)忘了高仙秀老人家的門牌號。

  于是,我們就在小區(qū)里逛,希望能遇見人問路。“你是記者嗎?”一位正在小區(qū)散步的老人認出我來。巧了!竟然就這樣與高仙秀老人相遇了。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容貌變化很大,我簡直認不出來。老人和我們都很高興,她把我們請進了家。我發(fā)現(xiàn),她的左手有點行動不便。一問才知道,原來老人有骨關節(jié)方面的疾病。

  通過交談,我們得知老人的兒子和兒媳都到山上做工去了。她告訴我們,她的孫子也生了孩子,孩子現(xiàn)在一歲多了,她當上阿太了,孫子帶著老婆和兒子外出打拼。大大小小,一家四代,平平安安,生活正在變好,兒孫孝順,收入也在不斷提高。高仙秀老人告訴我,她還能幫忙做家務,煮飯、擦地板,把自己的臥室打理得干干凈凈;閑暇時,她就在小區(qū)里散步、串門,或者在室外曬太陽。

  高仙秀說,政府真好,她現(xiàn)在每月都有養(yǎng)老金可領。附近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領報修院3年前修好,游客不少。未來小區(qū)會有一些跟旅游相關的生意可做,村民們可以在家門口賣點東西。

  要離開時,高仙秀送我們到小區(qū)外,一直不斷向我們說再見。走了很遠,我回頭一望,她還在看著我們。

  【聲音】

  時刻牢記警察使命

  ●蘇逾定廈門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第二大隊一中隊中隊長

  2008年5月28日,我和202名廈門特警隊員奉公安部命令,經(jīng)過3000余公里“急行軍”,比預定時間提前4天到達指定地點綿陽市三臺縣。

  我?guī)ьI特警隊員,在城區(qū)各主要街道展開拉網(wǎng)式巡查。在災區(qū)的3個月中,當?shù)厝嗣駱酚^的精神給了我非常大的觸動,我祝福他們平安健康,生活越來越好。

  同時,這段珍貴的援建記憶,也讓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讓人民有安全感、幸福感,是我們的職責與使命。

  多年堅守消防一線

  ●胡軍廈門市消防支隊特勤一中隊中隊長助理

  “5·12”地震發(fā)生后的第3天,由150名消防戰(zhàn)士組成的廈門消防救援隊,到達了災情嚴重的青川縣。進入災區(qū)后,我們在利用雷達生命探測儀搜救的同時,還幫助搭建帳篷、搶救傷員……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在地震發(fā)生的前幾天,災區(qū)群眾自己吃飯都沒法保證,卻不時煮好稀飯和雞蛋送來。

  這場救援給了我很大觸動,我始終覺得,只有在一線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這么多年我一直堅守在消防隊伍里,因為在險境中救出人的那種自豪感,是無可比擬的。

  組建救援隊幫助他人

  ●羅興北極星救援隊榮譽隊員

  我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汶川地震那年我40歲。5月20日前后,我獨自到達汶川。

  在當?shù)鼐仍傊笓]部的調(diào)度下,我和其他廈門志愿者去各個村莊勘測災情,做好記錄統(tǒng)計,并利用自己作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所熟悉的醫(yī)療常識,為災區(qū)群眾提供幫助。

  從汶川回來后,地震給人們帶來的苦難,讓我跟幾名在災區(qū)結(jié)識的廈門救援者陷入思考。我們探討組建了北極星救援隊,通過專業(yè)學習、培訓,掌握山地救援知識,像夜空中的北極星一樣,給迷失的人指引方向,給身處困境的人帶來希望。

  致力于建筑防震減災

  ●何慶豐廈門市土木建筑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

  那一年,我們廈門市援川房屋應急評估專家組是5月17日抵達四川綿陽災區(qū)的,與我同行的還有15名專家。

  12天的救援,專家組完成了共計493棟震害房屋的緊急評估任務。此外,我們每個人還結(jié)對幫扶了一名北川中學初一學生,無償資助他們,直至高中畢業(yè)。

  如今,我已退休,當初對口幫扶的那個四川小姑娘,也順利考上廈大,正在準備畢業(yè)論文。大災面前,我們看到了四川人民挺起的脊梁,也看到了中國人民挺起的脊梁;前進路上,防震減災依舊是大家需要注重和加強的工作,土木建筑學會的專家骨干們,也將盡己所能,繼續(xù)致力于這方面的工作。

  (本報記者王玉婷羅子泓整理)

原文標題:汶川地震十周年 廈門援建的白鹿鎮(zhèn)如今已是旅游景點

原文鏈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5/13/100362251.shtml

相關新聞
黃曉明曬與地震災區(qū)兒童合影: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

黃曉明與地震中的幸存兒童合影   5月12日上午,黃曉明在微博中發(fā)文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在我的想象中,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的人會變得脆弱、敏感和封閉,但生命往往出乎意料的堅韌和樂觀……我相信,這不是忘了傷痛,而是選擇把這些經(jīng)歷都放在心里保存好,然后迎接新的生活。”   ...

暖心!林俊杰再演繹十年前賑災歌曲《愛與希望》

林俊杰與音樂人連續(xù)重新演繹愛與希望   林俊杰   5月12日上午,汶川地震十周年,林俊杰在微博發(fā)布了一則自己唱十年前為汶川地震作的賑災曲《愛與希望》的視頻,并配文道:“10年后的今天,希望音樂依然可以帶給大家愛的溫度、力量和希望”。   2008年5月12日14時,四川省汶川...

張歆藝回憶汶川地震時刻:父母親失聯(lián)八小時

張歆藝   12日,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張歆藝在微博發(fā)表長文回憶汶川地震時刻:“2008年5月12日,我在廈門拍戲,地震發(fā)生以后我與我在成都的父母雙親失去聯(lián)系近8小時。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長難捱的幾個小時,不安地等待讓我把從小到大與二老相處的所有瞬間都逐個回憶了一遍,不敢想象...

“5.12”十年,這些精神鼓舞災區(qū)前進

漫評|“5.12”十年,這些精神鼓舞災區(qū)前進   許多人自發(fā)組成志愿者隊伍或者參與志愿者,奔赴災區(qū),一支支手肩伸出來為災區(qū)人民獻血,一筆筆捐款如潮水,一股股愛的熱流,如長江、黃河匯集,奔向愛的大海,涌向災區(qū)。 基石   有一些記憶,不因歲月的久遠而漸漸磨滅。十年前5.12...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中新社汶川5月12日電 題: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作者 王鵬   5月12日下午,初夏的陽光照耀山崗,也照在每個人臉上。位于映秀的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內(nèi),低回的思念曲響起,人們握緊手中的菊花,排隊向獻花臺走去。   當天是“5·12”汶川特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