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廈公同)一個在廈門行騙的騙子賬戶被凍結,竟然還敢假裝“無辜”,跑來向警察討說法!
昨日,導報記者從警方獲悉,這個自以為聰明的詐騙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據悉,該嫌疑人致電同安分局刑偵大隊后,警方將計就計采用了“智取”的辦法,將嫌疑人約到大隊辦公室,最終將其一舉抓獲。
賬戶被凍結 騙子裝“無辜”群眾
受害人孫師傅是個貨車司機,今年4月8日,孫師傅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有一個大單”,要介紹給他。稱有貨主要將一批貨物從同安拉到云南昆明,要想接單就得先轉1500元的“信息費”。
剛開始,孫師傅也說“看不到貨不會給錢”。于是,對方加了孫師傅微信,并給了他一個同安工業(yè)集中區(qū)內的地址。
后來,孫師傅趕到對方給的地點,雖然沒看到貨,但聽了對方言之鑿鑿的說法,孫師傅警惕性慢慢放松。當對方再次索取“信息費”時,孫師傅通過微信給對方轉了1500元。
轉完錢,孫師傅便專心等候“貨主”電話,左等右等都沒有。想再聯系中間人,卻發(fā)現微信已經被拉黑,電話也打不通了。
同樣被騙的人不止孫師傅一人。接警后,同安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詐騙犯罪偵查中隊通過分析研判快速鎖定犯罪嫌疑人趙某。隨后,警方迅速凍結了趙某的涉案銀行賬號。
就在民警加緊追查嫌疑人蹤跡時,嫌疑人趙某卻自作聰明地“找上門”了。他假裝自己的賬號“無辜”被凍結,致電分局刑偵大隊詢問賬戶被凍結的事,想要“討說法”。
將計就計 引蛇出洞成功抓捕
民警接到趙某電話,意外之余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引蛇出洞。于是,民警故意含糊地回復說,此次凍結可能跟某起案件有關,讓他來辦個手續(xù)“解凍”。
果然,趙某很快上鉤。4月27日,趙某大搖大擺走進公安分局。剛開始,他還理智氣壯,對民警說,當時真有這單活,但貨主臨時變卦才引起了誤會。
當時,民警并沒有馬上揭穿趙某,而是迂回詢問他和對方微信對話時所使用的手機在哪,可以看下對話內容來確定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趙某沒有設防,說出了手機在他朋友的車輛上,并取來手機交給民警。
結果,民警在這臺手機的微信里找到不止一個被騙的受害人。面對民警連續(xù)追問,趙某從無言以對到張口結舌,最終痛哭流涕。
原來,42歲的趙某之前也是一個貨車司機,但后來因為缺錢,就鋌而走險騙取昔日同行錢財。每一次,他都是在網上發(fā)布“需要載貨”的虛假信息,等貨車司機上鉤后,再一步步騙取被害人錢財。
經審訊,趙某交代說,他此前還采用同樣手法實施詐騙3起,共計5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