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 1、實名認證,有助于快速報警 2、緊急情況請及時撥打“110”報警
臺海網4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文/圖 通訊員 廈公宣)伴隨著微信的社會化應用,110報警服務與時俱進,廈門警方于今年1月13日正式推出“廈門110微信報警服務平臺”(下文簡稱“平臺”)。遇到危險、車輛違停、施工擾民……今后,您都可以通過微信報警,更便捷更高效!
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平臺共受理群眾非緊急求助、舉報、投訴報警近千起,派警處置800余起,為群眾報警提供了便捷新途徑,廣受歡迎。
在江西被非法拘禁 微信警方,千里救援
2月7日19時45分,平臺收到一名群眾的報警信息,自稱在江西贛州某地被人控制、毆打。鑒于報警人人身受限,不方便電話報警,接警員通過文字交互的方式,科學引導報警人明確報出其現位于贛州某處這一關鍵的地址要素。在確定事發(fā)地后,廈門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迅速啟動跨區(qū)域警務協作機制,向贛州110發(fā)起警務協作。
贛州警方接到通報立即組織警力到場解救,于當晚成功解救受害人。經了解,報警人陳某因債務糾紛被人控制,其間受到毆打。當事人脫困后立即發(fā)來3條短信:“感謝廈門警方的幫助!謝謝人民警察”、“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謝謝你們,避免了意外發(fā)生”、“再次感謝人民警察”,對廈門警方的快速援助表示誠摯感謝。
經了解,陳某曾經在廈長期工作生活,基于對廈門110的信任,故在異地遇險時第一時間選擇微信報警向廈門警方求助。
民警介紹,微信報警解決了以往聾啞人、緘默無聲狀態(tài)等情況下無法報警,以及接處警系統(tǒng)無法直接采集圖片、視頻線索的問題。同時,在處警環(huán)節(jié)突破了以往口頭、文字描述案情,基層單位缺乏直觀感受的局限性,有效提升接處警警情線索的流轉效率。
“按圖索驥” 出走女孩,4小時被尋回
1月26日晚,一名女孩離家出走,指揮情報中心在派警到場的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報警平臺的功能優(yōu)勢,指引報警人傳送女兒照片及微信聊天截圖,并同步將照片發(fā)給出警民警,便于民警“按圖尋人”。
同時,對女孩與同學的微信聊天截圖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利用學校、住家、上下學必經路線等關鍵點進行摸排研判,僅耗時4個多小時便成功找回女孩,獲得女孩家人感謝和贊許。
此外,群眾在遇到車輛違停、公共安全隱患、半夜施工擾民等情況,通過微信報警或舉報線索時,還可將視頻或音頻同步傳輸到中心接處警系統(tǒng),為后續(xù)辦案提供重要的視聽證據,便于警方直觀掌握報警情況,支撐案件及線索的指揮處置。
警方呼吁:通過微信平臺報警可緩解110報警服務臺話務壓力。將非緊急求助、舉報、投訴警情通過微信報警分流至專門坐席集中處置,減輕了110緊急報警通道的占用,便于遇到危急的群眾緊急報警。同時,接警員可直接掌握具體位置及具體案情,簡化接警環(huán)節(jié)地點、案情詢問與記錄流程,進一步提升接處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