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4月22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走進漳州龍海市浮宮鎮(zhèn)田頭村大社,映入眼簾的是刻在石臼上的八個字“閩南古風 田頭水鄉(xiāng)”。放眼望去,傳說中無私為村民擺渡的“流渡公”塑像屹立水中,水邊一排紅瓦白墻的閩南古厝,硬山式曲線燕尾脊高翹活潑,一灣清水靜靜流淌,岸上垂柳下幾人垂釣,孩童嬉鬧在古厝間的阡陌小巷。
每逢周末,這般秀美的閩南水鄉(xiāng)風情總會吸引遠近游客,而村民沈沉香也忙得不亦樂乎。在古渡口的流渡公園旁,他開了家農家樂,就叫“田頭那么旺”,游客除了自助燒烤,品土灶燒菜,還能進園采摘、體驗農活。
田頭村位于九龍江南溪下游,依山傍水。曾經,溪流沿岸遍布蘑菇房、旱廁、豬圈和其他亂搭蓋建筑物,河道淤積,臭氣難聞。
2014年來,當地籌措資金2500萬元,民眾投工投勞1200多工日,以水為脈,大力推進富美鄉(xiāng)村創(chuàng)建——拆除沿岸327處豬圈和菇房、旱廁等隨意搭蓋,修繕古民居63座,對古渡口及河道進行清淤、護坡、建道、布景,恢復了自然深潭淺灘和沿岸的水生態(tài),依河建起流渡公園。整治黑臭臟的甘山內河,對巖下社的古寺廟、古榕樹和古大厝進行修繕保護,建登山綠道……流渡、甘山、田頭、巖下四個示范點先后建成,連接起12個自然村,使富美鄉(xiāng)村建設覆蓋全村。
改造后的田頭煥然一新,獲評漳州市“十大最美鄉(xiāng)村”。如今,游客可一路參觀巖下社的古廟、古榕、古厝,感受甘山社的河暢水清岸綠,觀摩大社的紅瓦白墻綠庭院。幾個示范點各具特色,還成了電影的外景拍攝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帶來更多發(fā)展的可能性。除了農家樂,九龍江南溪的清澈水質給200多戶養(yǎng)蝦人帶來豐收,灌溉的楊梅樹引來了采摘客人……村民的生產生活紅紅火火,田頭村先后獲得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產值億元村、先進民營經濟區(qū)等稱號。
原標題:漳州:九龍江畔 營造閩南水鄉(xiāng)好風情
原鏈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4/22/content_1101731.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