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3月24日訊 據(jù)廈門廣電網報道 相信很多單身男女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到逢年過節(jié),親朋好友相聚時,自己的婚姻大事就成了關注的焦點,有的甚至被父母下了“催婚令”。在各種壓力下,春節(jié)過后,不少單身男女開始忙著找起對象來。
現(xiàn)場:您好,許先生您能說下您的詳細情況嗎?您的擇偶標準是什么呢?
上午,記者來到一家婚介機構,雖然剛開始營業(yè),但咨詢電話卻絡繹不絕。工作人員介紹說,春節(jié)后這段時間,他們的熱線量和接待量都有上漲,平均每天能接到60多通咨詢電話,每周要安排近50多對相親,相比以往增長了30%。
婚介機構顧問 李雄英:因為年初的時候,家長給他們很多的壓力。然后讓我們這邊給他更多的機會尋找合適的對象。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如今90后逐漸成為了婚介市場的主角,對于相親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年輕化。記者了解到,在這家婚介機構登記注冊的客戶中,年齡最小的是1998年。95年出生的小郭,畢業(yè)后留在廈門工作,因為一直沒找到男朋友,她成為了家里的“眾矢之的”。
市民 小郭:過年回家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總是會問你閨女,你又沒有找對象,心里面就會覺得說,我真的有這么差嘛,但不知道就為什么找不到合適的。
與以往更多注重對方工作、經濟實力等條條框框的婚戀觀不同的是,90后的婚戀觀更看重內心的感覺,當然三觀一致也很重要。
市民 小郭:我身邊的一些還單身的朋友,他們一個方面是看重眼緣,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希望說找一個性格合得來三觀一致的。
婚介機構咨詢顧問 李雄英:相處的比較隨行,談得來,然后那些房子車子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更在乎兩個人相處的感覺。
相親切勿心急 父母應給子女更多空間
在婚介市場里,也有一些父母主動來幫子女尋找姻緣的。在另一家婚介機構,記者就遇到了不少前來為子女咨詢的父母,郭伯伯的兒子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一直還沒有合適的對象。
市民 郭伯伯:著急肯定著急,這個著急就是慢慢做他的工作,我們又不能做主,他很想自己一個人過,自己過舒服,(那您接受這樣的觀點嗎),肯定不接受啊。(您心中心儀的兒媳婦的標準是什么),標準就是比他(年齡)小一點,工作又穩(wěn)定的,孝順的溫柔的就可以了。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父母在替子女操心婚姻大事的同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入一些家長的主觀意見,而這往往會對子女的情感生活造成不小的干擾。
婚介機構咨詢顧問 歐陽愛珠:父母他希望他找到對象,但是又干涉太多。我覺得這個問題要跟社會提醒一下,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尊重孩子的內心。
通過機構 網站相親要謹慎 以防被騙
婚戀市場雖然紅火,但也有一些不正規(guī)的婚介機構、網站摻雜其中。警方提醒征婚人士,在通過婚介機構或是婚介網站找對象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以防被騙
市反詐騙中心民警 洪恒亮:要通過正規(guī)的網站 包括一些中介機構進行尋找,當然對于這些尋找到的對象一些履歷也要進行甄別。
原標題: 近期婚戀市場升溫:“90后”成婚介主角 征婚更看重內心感覺
原鏈接:http://xiamen.xmtv.cn/2018/03/23/VIDEluOpxO1buQDwbcLaFmMs18032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