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楊艷娜/文 陳巧思/圖)連日來廈門持續(xù)低溫,島外局部地區(qū)甚至降至零下3℃,市民嚎“冷”一片,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出門的,可都是全副武裝。昨日,導報記者走上街頭,來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取暖的吧!
十五六年沒這么冷了
75歲的蘇阿婆:這些天手凍腳凍,我感覺是那種從腳底板鉆上來的凍,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穿著羊絨襪還覺得腳冷。印象中,十五六年前,廈門也有過一次這么凍的天氣。往年我比較少穿保暖內衣,這幾天實在冷得不行,給穿了。趁著出太陽,趕緊出門散散步,鍛煉鍛煉身體。
圍巾“救”了我的命
林先生:沒想到廈門最近這么冷,從來不用圍巾的我,把圍巾、手套全用上了。多戴條圍巾抵得上多穿件衣服,可以說是圍巾救了我的命咯!這么多年來第一次開空調暖氣,每晚29℃。
穿三條褲子抗凍
羅梅蘭:我干環(huán)衛(wèi)半年了,近期是從傍晚6點干到夜里11點。出門都是帽子、口罩、手套全副武裝,褲子也是連套三條,就露出眼睛。
買了三件羽絨服
呂先生:以前從沒有穿過羽絨服,今年太冷了,已經(jīng)買了三件羽絨外套。
開空調暖氣取暖
孫女士夫妻:聽說同安都下雪了,很反常,我們在家都把空調暖氣打開了。這種天還經(jīng)常吃些海參、羊肉等比較滋補的,手腳才比較暖和。
媽媽牌“取暖器”
蔡小姐:坐在家里還要裹著大襖,用毯子包住。這幾天夜里,我都躲在媽媽的懷抱里睡覺,真的太冷咯,感謝有這媽媽牌“人肉取暖器”!
靠陶瓷熱敷袋御寒
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一女生小林:前兩天都濕冷濕冷的,是秋褲都擋不住的那種。我的防寒方式,就是在家別出門,多寫寫作業(yè)。每隔幾個小時,媽媽就用微波爐烤熱生物陶瓷熱敷袋給我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