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16
除“癬”老人
事件:77歲的古稀老人,18年風雨無阻,為廈門的美麗,每天上街清除“牛皮癬”。
點評:一把鏟子、一元硬幣、一個塑料桶,俞璟老人用行動美化家園。
臺海網1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77歲的古稀老人,18年風雨無阻,頭戴一頂“小紅帽”,手持鏟子,袋揣1元硬幣,每天義務為社區(qū)清除“牛皮癬”。大伙親切地喚他“老俞”。
除癬經驗 太陽沒出來前最好鏟
老俞名叫俞璟,家住華福社區(qū),在總面積約0.3平方公里的華福社區(qū)里,他每天拿著小鏟和塑料桶,從早上6點半出門,一直忙活到9點,這才空著肚子回去吃早飯。如果碰到牛皮癬多的時候,他下午3點半還得再出一趟門,加一會兒小班。
老俞是長汀人,2000年來到廈門定居。初來乍到,他就和“牛皮癬”較上了勁。“廈門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可真沒想到,來這里的第二天早上,我打開報箱,報刊沒見著,全是五花八門的宣傳單。墻壁上還都是小廣告。”一氣之下,老俞把宣傳單全扔進了垃圾桶。隨后,他就到街邊買來工具,當天就開始清理附近樓房墻壁上的“牛皮癬”。
從那以后,老俞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撕“牛皮癬”。除了這么多年的癬,老俞可有經驗了,他總結四個字——“貴在及時”。他說,貼“癬”的人,一般會在凌晨四五點行動。你要在太陽還沒出來前,在不干膠還沒粘緊前鏟掉,就事半功倍了。當然,老俞也表示,“治癬”還要“因癬治宜”。如果用漿糊粘的,就要先用水洗,像不干膠,黏性強,就得用鏟。多年的除癬經驗,老俞還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他專門整理了“除癬手冊”,將所有“牛皮癬”一一分類。
老俞說,他還想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除癬好招——用1元錢的硬幣刮牛皮癬,效果相當不錯。所以,只要你有心,1元硬幣也能為美麗城市做出大貢獻!
除癬收獲 一個月清理1.5萬張
18年的時間,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老俞都堅持上街除癬。特別是上周廈門受冷空氣影響,既下雨又陰冷。老俞開玩笑:“凍得手都紅腫皸裂了??墒强吹铰愤呌行V告,就渾身不舒服,不除不快!”
華福社區(qū)由于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社區(qū)外來人口多,吸引了眾多小商販。一天多的時候會清除500多張的各類牛皮癬。在老俞居住的華福小區(qū)雜物間內,各種五花八門廣告單,被他團成一團團球。“已經扔掉整整4麻袋了。”有人問他,一個月到底能除掉多少“癬”?老俞算了算,“1.5萬張!”從2000年開始“除癬”至今,18年,想想看,這是怎樣一組驚人的數(shù)據(jù)!
在除癬的過程中,老俞也經常碰到一些“驚險”事。幾年前的一天,老俞在自家窗戶,恰好看到對面有兩名男子在粘貼小廣告。他的火氣噌一下就冒起來了,衣服隨便穿了一下,穿著拖鞋就追出去了。老俞說,那兩名男子看到他撒腿就跑,邊跑還邊吼道:你干什么?
“我干什么,我就是管你的!”當時年近七旬的老俞追了800多米,最后,兩名年輕人邊跑邊丟廣告紙,繳械投降。
老俞的認真和執(zhí)著,也得到了社會和政府部門的認可,他已經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感動廈門”人物、“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等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