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持續(xù)低溫,給我市的農業(yè)生產帶來了一些影響,不僅生長周期放緩,一些農作物甚至已經出現了減產,為了給農作物御寒,現在不少菜農們都紛紛開始鋪起地膜、搭起大棚給農作物“取暖”。
在新圩鎮(zhèn)的新圩村,不少菜農正在地里忙碌著,從遠處看去,一片片綠油油的青蔥長勢喜人,不過走近看才發(fā)現,地里有不少青蔥都已經倒伏。一些菜農說,現在他們村里主要種植的就是青蔥,不少青蔥都已經成熟,原本已經可以采摘上市,不過前段時間的持續(xù)降雨和低溫,讓不少挺拔的青蔥,一下就蔫了。
菜農:這些(蔥)全部都倒了,今年種地都虧本啦。
翔安金鐳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 朱金鐳:由于前段下雨,青蔥的水份過多,低溫天氣以后,蔥桿給它凍壞掉了,就倒伏掉了。倒伏以后,整體影響蔥的質量還有這個外觀,現在就不能要了。
由于倒伏的青蔥比較多,產量受到了影響,現在青蔥每斤的批發(fā)價格已經從之前1塊多,上漲到現在的2塊錢左右。除了一些農作物減產之外,低溫最大的影響就是使得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放緩。
菜農:影響一點啦,天氣冷了,蘿卜就不會長大。差不多70天左右。(正常時候呢?)正常60天而已。
為了給農作物御寒,現在不少菜農在播種的時候,都會在地里鋪上一層地膜,而對于一些原本就是種植在大棚中的反季節(jié)蔬菜,菜農們更是格外注意,像一些剛剛種下不久的生姜,一些菜農甚至在大棚中還增設了地膜,給姜苗蓋上了兩層“被子”。
生姜種植戶 老蘇:搞兩層起一個保溫的作用,現在這個苗期溫度高一點比較好。溫度低它就不長芽,再過幾天,我還要搞一個小拱棚,大棚里面還有一個小拱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