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在廈門會晤新聞中心現(xiàn)場,有一群穿著藍白制服或紅色制服的志愿者,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他們微笑致意,遇到任何問題或需求向他們求助,都能得到及時、滿意的答復。
“隊長,這邊來一下。”戴著耳麥正掃視全場的許定灝聽到耳機里的呼叫,趕緊走向大廳的另一側。他是華僑大學三年級計算機學院網(wǎng)絡工程系大三學生。其實“隊長”這個稱呼并不是正式的頭銜,只是這個區(qū)域由他協(xié)調,于是大家都這么叫他。
這個區(qū)域的10名志愿者分屬華大不同的專業(yè),大部分是學弟學妹。“他們沒問題的,訓練太多次了,任何情況我們都有好幾套方案。”他說,大家都是第一次參加這么大型的國際性會議,都希望并盡力為國內外嘉賓提供最好的服務。
新聞中心進門左側有一個區(qū)域是外宣品擺放區(qū),這里的圖書和報紙雜志免費贈閱,有英文書籍和中文書籍。書籍不斷減少,志愿者們要及時補貨。每本書擺上臺面,還要擺出各種花式造型。
集美大學大二的鄭涵悅和蔡麗萍不停地忙碌著,為了解答各種問題,她們要事先將這些書本、報紙雜志研究透,面對記者和嘉賓的咨詢,她們都盡量提供最佳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