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2歲參加訓練至今,黃永澤的職業(yè)運動員生涯共獲得22枚獎牌,其中有12枚金牌
臺海網(wǎng)8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劉承烺 通訊員 許競雄/文 劉小東/圖)近日,在全運會劃艇激流回旋項目中,翔安新圩人黃永澤在男子雙人決賽中問鼎,宣告第十三屆全運會競體項目福建代表團首枚金牌誕生。
翔安建區(qū)14年來,競技體育事業(yè)獲得蓬勃發(fā)展,先后培養(yǎng)出了張彬彬、戴小祥、黃永澤、鄭一泓、張靈駿等一批優(yōu)秀運動員。
幾次想放棄 家人給動力
昨日上午,在翔安新圩鎮(zhèn)后埔村,見到了黃永澤。剛剛從天津返回的他,臉上滿是倦容,高強度的比賽,甚至讓他喉嚨幾乎失聲,只能以微弱的聲音與導報記者進行交流。在黃永澤家中,給導報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全家人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支持。
黃永澤在5歲時,被父親黃俄帶著到家附近的小河里學游泳,培養(yǎng)他良好的水性,這也給他的水上運動生涯打下了基礎。
在他讀小學五年級時,廈門市水上運動中心教練劉琢來到他就讀的后埔小學,選拔運動人才。當全班同學都站起來等待選拔時,劉琢一眼就相中了黃永澤,將他帶到了水上運動中心。從此,黃永澤在這里開始了他的運動生涯。劉琢作為他的啟蒙教練,一路伴隨著他成長。
2006年,劉琢教練根據(jù)黃永澤的身體條件,建議黃永澤從靜水皮劃艇項目,轉為激流皮劃艇項目。黃永澤聽從了教練的建議,開始正式轉型,這也為他獲得全運會金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12歲參加訓練至今,黃永澤的職業(yè)運動員生涯共獲得22枚獎牌,其中有12枚金牌。
成績的背后,是汗水和血水。他坦承,其間多次想要放棄,是家人的支持給了他前進的動力。
體育人才 不斷涌現(xiàn)
近年來,翔安區(qū)競技體育加快發(fā)展,體育人才不斷涌現(xiàn)。
2016年8月11日,在里約奧運會女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張彬彬以458.4環(huán)獲得亞軍,2016射擊世界杯女子50米步槍三姿冠軍。
射箭運動員戴小祥,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射箭比賽中,獲得個人銅牌,創(chuàng)造了中國男選手在射箭項目上的奧運最好成績。翔安馬巷人鄭一泓是福建省唯一的象棋特級大師。
而在今年的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中,翔安選手張靈駿與另兩名搭檔組成的男團,獲得乙組男團冠軍。
在翔安區(qū)少年兒童體育學校負責人葉奕秋看來,近幾年翔安競技體育人才不斷涌現(xiàn),和翔安區(qū)緊緊圍繞“抓尖子、抓苗子”的工作思路有直接的關系,“翔安區(qū)不斷加強體教結合,加快后備人才基地建設,加強了優(yōu)秀體育苗子的培養(yǎng)和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