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8月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記者 王穎達) 上周末的第八市場,“鮮味”十足,魚販子們將裝滿本港海鮮的籃筐擺滿攤位。我市迎來休漁結束后本港海鮮的首撥上市高峰,紅娘子、鰨沙魚等許久不見的品種重新回到市民的視線中。
第八市場
市民大采購魚販忙不停零星品種價格不降反升
“都是今天剛到的,很多人 5 斤、10斤的買。”昨日傍晚在第八市場,魚販子一邊應和著市民的詢價,一邊手上不停地刮魚鱗。見記者上前挑魚,他抄起塑料盆子扔到記者面前,手里持續(xù)打包著絲丁魚和梭子魚。“隨便挑,都很新鮮。”他忙得沒有多余時間向記者多做推薦。
上周末記者走訪八市發(fā)現,上市的本港海鮮集中在白鯧魚、梭子魚、絲丁魚等 10 多種品種。其中,絲丁魚一斤 13元。據一位魚販子說,這一價格比3天前的零售價低了5元不止,也比3天前的批發(fā)價低 3 元。據悉,上周末,八市的不少本港海鮮價格降幅都在每斤5元以上。不過零星品種價格則不降反升。長期在廈門各大海鮮市場出入的洪先生說,大赤鯮魚上個月35元/斤,上周末價格則漲到45元/斤。
據記者了解,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高價位的本港海鮮品種上。廈門萬利水產相關人士表示,漲價的原因是之前銷售的可能是“凍轉鮮”貨品,而今新鮮貨品上市,價格自然更高。
批發(fā)市場
多種本港海鮮大量到貨仍有一至二成降價空間
昨日深夜今日凌晨的夏商(高崎)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之前較為冷清的冰鮮交易區(qū)忙碌起來了。燈光下,不少卸貨員不斷地從貨車上卸下新鮮的本港海產。記者注意到,許久未見于批發(fā)市場的墨魚和魷魚大量地出現了。工人熟練地將它們按規(guī)格進行分揀。
據記者了解,這兩個海鮮品種較為實惠,墨魚每斤12元-15元,魷魚每斤15元-18元。赤鯮魚、絲丁魚、梭子魚、肉鯧魚、巴浪魚也大量到貨。據記者了解,巴浪魚批發(fā)價每斤4元-6元,零售價約每斤7元,相當實惠。上周末在零售市場價格不降反升的赤鯮魚,昨夜今晨在批發(fā)端價格有所下調。
由于昨天上岸的貨源比較充足,中等個頭的赤鯮魚批發(fā)價格從每斤 30元以上下跌到均價30元。市場人士普遍預測,隨著一兩周后,更多大中型漁船回港,水產品的批發(fā)和零售價格預計還有 10%至 20%的下降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