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1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鹽水動力車、橡皮筋動力車、水果電池、污水凈化裝置、風力發(fā)電……昨天,以“我愛綠色生活”為主題的2017年廈門市青少年科學調(diào)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廈門六中舉行。
本次活動主要為了激發(fā)廈門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增強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意識,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各區(qū)各市屬校代表及部分學生約100人參加了活動。
在科技制作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利用17種不同類型的體驗活動資源包,腦洞大開,創(chuàng)意爆表,動手組裝出一件件有趣的作品,例如“太陽能高速列車”、“3D眼鏡”、“驗鈔機”、“液壓挖掘機”、“織布機”等。通過動手實踐了解基本方法,強化節(jié)能環(huán)保、綠色生活的意識。
廈門六中初一學生馬子翔是學校機器人社團的成員,他花了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垃圾分類機器人”裝置。不到30厘米長的裝置由主機、傳送帶、傳感器等構(gòu)成,用藍、綠、紅、黃等不同色塊,代表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通過色彩傳感系統(tǒng),識別出裝有不同垃圾的垃圾桶,然后進行分類,投放到相應垃圾的筐里。他介紹道,“如果我們城市各個小區(qū)的垃圾房里,有這樣的智能裝置,就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工處理垃圾的成本,而且還能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