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10日訊 據(jù)廈門網(wǎng)報道,今天上午10點,灌新路(海翔大道至新陽大道段)開放并試通車。今后,從海滄新陽經(jīng)過馬鑾灣,由該路段可直通集美灌口,原本半小時車程將縮短到幾分鐘。這是繼新陽大道(新景路至霞光橋段)通車后,馬鑾灣新城又一條新建主干道試通車。
【高效】
計劃15個月完工,提前兩個月貫通
據(jù)悉,灌新路總體呈南北走向,分兩段立項建設(shè),直接貫穿馬鑾灣新城核心區(qū),是新城“五橫六縱”骨干道中的重要“一縱”。此次通車為海翔大道到新陽大道段,長約3.5公里,包含長2公里的灌新隧道(原馬鑾灣隧道)。
灌新隧道是灌新路(環(huán)灣大道至煙廠段)工程中施工難度最大、危險系數(shù)最高、工程量最大的關(guān)鍵路段,施工單位嘗試新技術(shù),采用盤扣式滿堂腳手架施工工藝,在技術(shù)上、安全上及進度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大縮短了工期,原計劃15個月完成,只用了13個月就完成貫通任務(wù)。
從地圖上看,原本從海滄新陽往集美灌口,要繞經(jīng)孚蓮路或者新陽大橋,整個路程需要半個小時以上。從高空俯瞰,相比原先半弧形的行駛路線,灌新路南北走向,直線穿過馬鑾灣直抵灌口。
【快捷】
限速80公里,原本半小時的車程縮短為幾分鐘
“灌新路主線為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shè),雙向六車道,地面道路限速每小時80公里,隧道限速每小時60公里,開車10分鐘左右,就能從新陽直達灌口了,非???。”廈門百城建設(shè)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jīng)理聶先生說。
灌新路與海翔大道交叉口,還設(shè)置了連接匝道。記者注意到,在灌新路(環(huán)灣大道至煙廠段)的人行道上,正在進行海綿改造,不僅有人行道,還有自行車專用的彩色瀝青道路,可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記者了解到,未來,與灌新路相連的海新路和翁角路立交工程通車后,將緩解新陽大橋交通壓力,分流孚蓮路部分客貨運交通,極大加速海滄南北聯(lián)系,激活海滄與集美之間的區(qū)域經(jīng)濟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