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只需要在手機上簡單操作幾步,信息采集責任人就可以完成對非本市戶籍人員的申報,免去了手工錄入再通知社區(qū)民警和網(wǎng)格員的重復勞動。昨日警方對外呼吁,為提高采集的便捷,希望所有的信息采集責任人可通過“廈門百姓”APP上的自主申報系統(tǒng),對非本市戶籍人員信息進行無紙化采集。
據(jù)警方介紹,通過前期基礎信息大排查,他們了解到在全市范圍內(nèi)共有132.5萬間(套)出租房屋,出租屋房東共有 24.1 萬人,這些房屋內(nèi)居住了290萬非本市戶籍人員?!稄B門市流動人口信息采集暫行辦法》于今年 2 月15 日起開始施行,為方便房東采集租戶信息,警方于 3 月份在“廈門百姓”APP 上研發(fā)了自主申報信息系統(tǒng)。
然而,迄今僅有 7200 名房東通過 APP采集錄入非本市戶籍人員信息,僅占全市房東總數(shù)的 2.987%,共上報了33.1萬條信息。“這離我們的預想還有一定的差距。”警方稱,他們計劃是要讓至少 60%的房東通過“廈門百姓”APP來采集非本市戶籍人員信息。記者了解到,目前房東們大多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來申報非本市戶籍人員信息,他們將非本市戶籍人員的身份信息記錄在本子上后,再電話聯(lián)系網(wǎng)格員和社區(qū)民警,由后者抄錄帶回單位后,再錄入到電腦系統(tǒng)中,這一手工化的操作過程不僅耗時,而且也耗費人力。
“但如果是在APP上操作的話,時間和人力都大大節(jié)省。”民警說,只要點開“廈門百姓”APP,信息采集責任人進入到自主申報的界面后,按照頁面的提示,依次輸入非本市戶籍人員的身份證號碼、姓名、聯(lián)系方式、暫住原因和居住處所等信息,將上述信息填寫完畢提交到系統(tǒng)后臺后,頁面將會跳出帶有這類人員照片的信息,當看到這一頁面時,就意味著采集程序已經(jīng)完成。
民警說,信息采集責任人在看到非本市戶籍人員照片信息后,可以自行比對防止有人冒名頂替,“一旦發(fā)現(xiàn)人像不一致的情況,責任人就要馬上聯(lián)系公安機關反映情況”。此外,警方后臺也能實時收到這些申報信息。而當非本市戶籍人員退租該房屋時,信息采集責任人可以對該人的暫住信息進行注銷,同樣在“廈門百姓”APP上操作即可。警方稱,從信息采集到信息注銷,信息采集責任人全程都可以在這款 APP 上操作,不需要給網(wǎng)格員和社區(qū)民警打電話,整個過程高效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