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24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張謝池/文 沈威/圖)他們,有的二十幾年如一日,細心照顧婆婆;有的定下家庭計劃,堅持陪伴家人;有的主動讓出自家土地,用于村里道路拓寬;有的獻血90多次,入圍“中國好人榜”……
昨天下午,2017年廈門市“最美家庭”頒獎儀式在廈門市音樂學(xué)校五通校區(qū)音樂廳舉行。10個福建省“最美家庭”、11個廈門市“十佳最美家庭”受到表彰;同時,廈門市還評選出99戶“最美家庭”,弘揚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風,傳遞正能量。
市婦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吳亞汝說,此次獲獎的“最美家庭”,是廈門市家庭傳承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的典范。希望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要以“最美家庭”為榜樣,注重家庭建設(shè),自覺實踐家庭道德規(guī)范,主動營造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jié)的家庭環(huán)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表彰結(jié)束后,廈門市婦聯(lián)向全市廣大家庭發(fā)出《風清氣正 從家出發(fā)》倡議書,號召全市人民重家庭,弘大義;重家教,揚美德;重家風,作表率。
“80后”夫妻:陪伴是“最美”的秘訣
有一句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本次獲獎的廈門市“十佳最美家庭”中,有一對年輕的“80后”夫妻——王剛和張勇。在他們家,“最美”的秘訣,就是陪伴。
王剛是廈門理工學(xué)院產(chǎn)品設(shè)計系的老師,同時還是兩個工作室的負責人,工作任務(wù)繁重。剛結(jié)婚的時候,他常常忙得顧不上家。
后來,女兒出生了。兩夫妻商量著,再忙也要把時間擠出來,陪伴家人。于是,他們定下了“家庭211計劃”,即每晚2個小時家庭陪伴,每周1次戶外出行,每月1次與朋友的家庭聚會。
果然,實施了這一計劃,一家人的幸福感上升了不少。“白天我們夫妻倆都不在家,都是我岳父、岳母幫我們帶孩子?,F(xiàn)在,我每天晚上7點至9點堅持陪伴孩子,也可以讓老人家出去跳跳廣場舞,放松放松,一舉兩得。”王剛笑著說。
同安阿姨:二十幾年細心照顧婆婆
很多人說,婆媳不好相處。48歲的同安阿姨蔡過,卻二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雙目失明、患有老年癡呆的婆婆,用實際行動勾勒出一個“好媳婦”的最美形象。
為了方便照顧婆婆,很多年前,蔡過就辭去工廠上班的活,回到家里務(wù)農(nóng),為婆婆端屎、端尿、洗衣做飯。
蔡過的婆婆90多歲高齡,偶爾會大小便失禁。蔡過每天都為老人擦洗身體,衣服被子也都定期清洗。冬天,老人手里總要有一個暖手寶,蔡過也從不嫌麻煩,一次次地把暖手寶充好電拿給婆婆。婆婆還患有老年癡呆,經(jīng)常半夜吵吵鬧鬧,蔡過總是耐心開導(dǎo),陪老人聊聊天、哄哄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安心睡著。
盡管辛苦,她卻毫無怨言。她說,誰都會有老的時候,孝敬老人是我們做子女應(yīng)盡的義務(wù)。在她的帶動下,他們一家也被評為2017年廈門市“十佳最美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