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召林父子
臺海網(wǎng)5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文/圖)“孩子的讀書問題還未解決,我進退兩難,只希望孩子有學上,別出事。”昨日,35歲的陳召林向?qū)笥浾邇A吐了他的苦悶。
今年3月13日,導報對陳召林父子的境況進行報道,引發(fā)讀者熱議,湖里二實小的師生還對該父子進行了義捐,但孩子的讀書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孩子數(shù)次出走,昨日被車撞傷
如今的陳召林,帶著孩子在中山路附近一家餐館打工,艱難度日。“林記者,我兒子被車撞了,再這樣下去會不會出大事???”他說。
昨日,他照例把孩子阿元放在店內(nèi)玩耍。“他怎么跑走的我都不知道,接到電話我都要瘋了。”他說,昨天下午2點多,阿元跑到思明電影院附近玩,“可能是亂跑被的士撞到,還好只是破皮。”打車、配合調(diào)查、做筆錄,“幸好司機賠了幾百塊,不然我半天的收入又沒了”。
他說,記不清阿元有多少次跑出去,開始還會自己回來,有幾次是半夜才找到。他花100多元給孩子買了個手環(huán),可以打電話和定位。有幾次,定位出問題,電話也打不通,急得他趕緊報警。“他學壞了,打他電話都會按掉,說不想回家。”有一次深夜下著雨,孩子還沒回來,定位在輪渡附近,他冒雨一遍遍呼喊,最后在熱心人的幫助下才把孩子從沙灘上找回來。
尋“妻”無果,唯望兒子進學堂
2010年5月至7月,本報曾對在廈打工的尤溪人陳召林的遭遇進行過報道。2010年5月,他20歲的女友小丹臨產(chǎn),這門親事卻遭女方父母反對,嫌他窮。女方父母勉強同意后,4萬元聘金又讓他為難了。通過努力,他給了大部分聘金,但他們始終未領(lǐng)證。2012年4月,小兩口爆發(fā)爭吵后,小丹撇下家人不告而別。
尋“妻”無果已絕望,唯望兒子進學堂。“老婆跑了,父母都不在了,所有親戚都瞧不起我,不認我們了。只希望你們可以幫幫我的孩子!”他暗自神傷。
不久前,導報記者獲悉,有一家學費高昂的寄宿制私立學校欲接納阿元,但無法減免太多學費,陳召林放棄了。
愛心人士張女士表示,她會盡力幫助聯(lián)系廈門的民辦學校。“孩子沒書讀確實可憐,但現(xiàn)在民辦校學位也很緊張,不知有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從事新聞工作的文女士認為,陳召林父子固然可憐,但是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義務(wù)教育,還是建議他們回老家去。“畢竟回去也能打工,要考慮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