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5月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立夏已過,隨著天氣的變熱,不少市民在高興可以穿上清爽衣物的同時,卻為了耳邊響起蚊子那特有的“嗡嗡”聲而犯愁。為了給市民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廈門市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從3月開始就在廈門開展了春季愛國衛(wèi)生行動,首輪滅蟑滅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兩天,第二輪滅蚊工作也陸續(xù)展開。
每天作業(yè)10個小區(qū)
導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廈門一共有四輪消殺工作,每輪消殺持續(xù)20天左右,第二輪于本月開始。在3月底結束的第一輪消殺工作中,主要針對蟑螂、老鼠,而這一輪則主要針對蚊蟲、蒼蠅。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對海滄的所有小區(qū)進行消殺,每次時長根據小區(qū)面積決定,每天大概作業(yè)10個小區(qū)。雖然是在小區(qū)作業(yè),但工作人員對人員密集處、有晾曬衣物的地方都會格外小心,藥物濃度也都在控制范圍內。
相關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自第一輪開展以來,取得了較好的防疫效果。接下來,廈門各區(qū)都將陸續(xù)展開消殺工作,并發(fā)動群眾參與相關的衛(wèi)生行動,為營造美好、和諧的家園出一份力。
清查室內特殊積水
惱人的蚊子也并非都是從外而入,有可能是在您家里的積水處出生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蚊子的繁殖離不開水,26℃以上的溫度會使蚊子吸血、交配、產卵、繁殖。現(xiàn)下只是蚊子剛開始活動的時候,而“大部隊”正藏身于某個黑暗的角落,或在某處“死水”處等待繁衍的時機。因此,要從根源上預防蚊子,最大限度地減少積水,是有效的辦法。
氣霧殺蟲劑具有直接快速殺蚊作用,但無長效。居民要經常翻缸倒罐,清除廢棄器皿,也要經常清查并處理室內特殊積水。例如居室內的插花瓶、痰盂、衛(wèi)生間水箱下面的接水盤、腌菜壇、澆花壺、魚缸、盆景等要及時處理。
蚊子一般棲息在陰暗處,如衣櫥柜的背后和底下、床底下、墻角、蚊帳及懸掛的黑衣物等物體上,在進入夏季后,市民室內需及時安裝紗門紗窗、掛蚊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