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15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新的一年,騙術在升級,詐騙工具也在進化。手機副號業(yè)務本是運營商給用戶提供便利的一種方式,誰知,這方式竟為騙子開了詐騙的“后門”。近日,深圳一市民的手機號被騙子添加為副號,一夜之間,卡上5萬多元被洗劫一事引關注。
昨日,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目前廈門警方暫未接到類似警情。
據(jù)9日《深圳晚報》報道,3日,深圳男子何某醒來后,發(fā)現(xiàn)手機被鎖定,京東賬戶遭人盜刷。
原來,前一晚,何某的手機曾被一個陌生號碼接管。來自運營商的短信顯示,何某的手機號碼被人添加為副號。當副號手機關機,所有短信都會被主號接收,騙子就這樣趁著何某睡覺關機,接收了何某的短信驗證碼,并在其京東賬戶上白條消費、申請貸款,一夜洗劫5萬多元。
【分析】
什么是副號?
“‘副號’跟我們熟知的‘親情號’并不是一回事,親情號是指不同機主、不同號碼,為了彼此之間通話更便宜而開通的話費套餐,而副號則是由運營商提供的‘一卡多號’業(yè)務。”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告訴記者,在廈門,暫未了解到聯(lián)通公司有開設該項業(yè)務;移動公司曾推出的“和多號”業(yè)務與此類似,也是客戶在現(xiàn)有手機號碼不換機、不換卡的基礎上,可增加最多3個手機號碼為副號,“此舉可滿足客戶使用不同號碼與不同人群進行語音通信、短信交流,同時又不用攜帶多部手機的需求,不過目前該項業(yè)務已停止受理。”
【提醒】
短信謹慎回復
信息謹防泄露
民警提醒,對于這類詐騙,在接到各類短信通知時,一定要看清短信內(nèi)容再回復,千萬不要習慣性地隨意回復;其次,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諸如近期朋友圈里的“填寫個人信息,送限量版公交卡”“集贊,填寫個人信息送禮品”等活動,都可能隱藏著陷阱,面臨信息泄露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