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1日訊 (廈門日報記者 陸曉鳳 薄潔)春節(jié)期間,志愿者們沒閑著,從年前到年后,片刻都沒有停歇,加班加點延長服務時間。這些鮮艷的“紅馬甲”活躍在廈門的每個角落。他們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廈門的每一寸土地。
全家上陣 駐扎各大景點
在人頭攢動的旅游景點,每走幾步就能看見鮮艷的“紅馬甲”穿梭在人群當中——他們是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的志愿者。春節(jié)期間,他們宣傳垃圾不落地、倡導文明交通、提供問路咨詢……不少志愿者更是帶上小孩,全家上陣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來。志愿者王忠武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在老家安溪過完除夕,王忠武就帶著一家人回到廈門。“小孩子天天都吵著要回來當志愿者,他很享受這個過程。”王忠武說。剛剛結(jié)束課外學習的廈門一中初三的學生林敬之也放棄了短暫的休假,加入志愿服務當中來。
帶著紅包 敲響困難戶家門
春節(jié)期間,翔安區(qū)的志愿者們也沒停歇。92580民生驛站志愿者們在正月里走進社區(qū)、走進家庭,對全區(qū)的36位老弱病殘困難戶進行精準幫扶,帶來了新年的第一聲問候和拜年紅包。大年初一9點,92580民生驛站前浯站站長陳秋花就帶著紅包,來到楊老伯的家中。由于兒子和兒媳早逝,留下孫子和楊老伯相依為命。今年孫子參軍,家里更是只剩楊老伯孤零零一人。志愿者陪著老人聊天、看電視、唱歌……楊老伯歡喜得不得了。
隨后,陳秋花走進60多歲的聾啞人楊大爺家中,在這里,每一句關(guān)切,都流淌在筆尖。“老年人很容易滿足的,只要用心陪伴,他們就會很開心。”陳秋花說,看到老人們臉上的笑容,就覺得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一杯熱水 溫暖四方賓客
在海滄,為了服務長假里劇增的客流。兩岸義工聯(lián)盟加派人手,延長服務時間。春運以來,兩岸義工聯(lián)盟每天都有2至5名的志愿者在嵩嶼碼頭,為路人提供志愿服務。大年初二以來,兩岸義工聯(lián)盟位于嵩嶼碼頭的愛心驛站將服務時長從節(jié)前的3個半小時增加到現(xiàn)在的7個半小時。風雨無阻地駐扎在嵩嶼碼頭附近,為路人送上冬日里的一杯杯熱開水。
便民藥箱、充電服務、城市旅游地圖……這個愛心驛站里設施一應俱全。今年59歲的退休工人劉湘也是志愿者之一,輪到她當班時,她大清早6點多就得起床,從位于滄虹路的家中騎車趕往驛站,一整天的志愿工作從燒開水開始。“人多的時候,十分鐘里就會有十幾個游客來裝開水。”春運以來,來驛站求助的游客,比往日多了將近一倍。無論是腸胃不舒服的老人,還是忙著趕路的年輕人,或是急著沖泡牛奶的小孩,清早的一杯熱開水可能溫暖他們一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