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壩欽(右一)在做防盜宣傳。
臺海網12月1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天下著大雨,陳壩欽已經在公交站蹲守了兩個小時。一個可疑男子出現(xiàn)了,就在他出手盜竊的那一刻,陳壩欽沖上前將他抓住。擁有警察夢的陳壩欽作為義務反扒志愿者已經超過10年了。10多年來,陳壩欽共抓了近140名扒手,平均每月有四五十小時,他都在街面上巡邏。
從小就想成為警察
陳壩欽41歲,在企業(yè)工作。平日沒事,他就外出逛逛,但他并不是在閑逛,而是緊盯著路面上的“第三只手”,因為他是一名義務反扒志愿者。
陳壩欽的老家在漳浦,小時候他家邊上有一個部隊,官兵操練時的英姿讓他十分著迷。18歲那年,陳壩欽入伍參軍,學到了一身本事。陳壩欽說,他一直有警察夢,本想著退伍后回老家當巡警,但因為年齡限制,沒有成功。
1999年一次回家探親的旅程,又激起了陳壩欽當警察的渴望。當時,他坐在回老家的大巴車上睡著了,褲子后袋被人割破,錢包被偷走了。錢包里裝了1000多元,是陳壩欽一個月的工資。氣憤的陳壩欽希望,自己能夠有能力抓住這些扒手。
雨中苦等抓住小偷
2006年3月,陳壩欽加入了廈門市成立的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學習怎樣識別扒手及執(zhí)法規(guī)范。學會后,他利用下班或周末時間上街巡邏,平均每月巡邏四五十小時,10多年來共抓扒手近140名。
做反扒志愿者是件辛苦又危險的工作,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陳壩欽都要穿梭于公交車、碼頭、車站等地,等待扒手出現(xiàn)并將其抓獲。
今年3月13日,陳壩欽和幾名反扒志愿者在杏林消防西公交站巡邏,發(fā)現(xiàn)一個女孩哭得十分傷心,原來女孩的手機被偷了。
“你先不要聲張,扒手可能就在附近,我們幫你抓住他。”陳壩欽說。當天下著大雨,陳壩欽打著傘,遮住大半張臉,眼睛緊盯著車站內每一個人的眼神和手部動作。這時,一名神色可疑的男子出現(xiàn)了。陳壩欽不露聲色,悄悄躲在一旁觀察。
這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陳壩欽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男子終于出手了,只見他跟著一名女子走到車門口,把手伸進她的口袋,拿出了一臺手機。
陳壩欽和其他志愿者一擁而上,將他抓住。在他口袋里,陳壩欽還翻出了五六臺手機。
巡邏過程不懼危險
在巡邏中,危險的情況時常發(fā)生。
2010年7月14日,陳壩欽在輪渡海濱大廈附近巡邏時,一男一女引起了他的注意———女的拎著一個裝著狗的籃子上前問路,男的拿著一把扇子走在旁邊,趁被問路的人不注意,男的就伸手偷走對方手機。
“別動。”陳壩欽大喊一聲,沖上前一手一個,控制住兩人,沒想到兩人劇烈反抗,女子還用指甲猛摳陳壩欽的手臂,大喊著“我有病。”聽對方這么喊,陳壩欽心中一驚,但他沒有放手,死死抓住兩人。一直到增援隊員趕到后,陳壩欽才趕緊買了二鍋頭消毒傷口。事后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在這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有心理陰影,但我仍堅持要巡邏,我想這就是我的警察情結吧。”
陳壩欽勇于抓賊的行為受到了市民的好評。除了日常巡邏外,遇到重大活動時,陳壩欽也會到現(xiàn)場執(zhí)勤防范扒手,去社區(qū)、火車站等地方宣傳反扒知識,教會大家如何保護好自身財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