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自學二胡,豐富自己的人生。
      臺海網(wǎng)10月16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海倫·凱勒讓人感動。三天光明,對于普通人而言何足掛齒,但對于盲人朋友來說卻異常珍貴。
在廈門,有2796名視力殘疾人。假如,給他們三天光明,他們想做什么?昨日是國際盲人日,記者走近盲人朋友,聽他們說故事,談夢想。
大山:創(chuàng)業(yè)助盲人就業(yè)
人們都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必然為你打開了一扇窗。但大山卻說,其實這扇窗是我們自己開辟出來的。因為,如果連這扇窗也沒有,我們的人生就太黑暗了。
大山先天雙目失明,一出生就沒見過光,在黑暗中生活了34年。但他卻相當“敏捷”,他能準確地拿到茶幾上的小茶杯,憑聲音準確判斷對方的身材和年齡。大山說,小時候他還能和伙伴一起爬山、游泳和摸魚,一點都不覺得自卑。在沈陽盲校的幾年間,大山為了鍛煉按摩耐力,每天堅持做俯臥撐和舉啞鈴。從五指撐地到四指撐地,最后僅靠兩指就能做俯臥撐。此外,他還自學二胡、電子琴、唱歌、朗誦。2012年,大山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并幫助盲人朋友就業(yè)。
溫曉明:夢想成為歌手
溫曉明是一名盲人按摩師,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在曉明的手機里,都是音樂軟件,唱歌成了她最大的興趣愛好。 為了這個夢想,曉明一直努力著,她堅持練習歌曲,并參加了不少歌唱比賽。
“我是斷了翅膀的天使,我渴望和你們一樣,有著五彩斑斕的夢想,柔情似水的目光!”這是溫曉明寫下的詩篇。她認為,盲人的生活不能停留在解決溫飽上,還應提高自身素質。平時,她喜歡用手機“閱讀”書籍和新聞,拓寬視野。
溫曉明還和大山配合,錄制了一段詩歌朗誦,并向盲人關注的微信公眾號投稿,獲得了網(wǎng)友的點贊。
其實,盲人朋友的人生并非只有黑暗和單調,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充實自己的生活,懷抱著美好的夢想。這夢想之光,照亮他們的人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