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路10號打鐵匠家污水未退。

居民忙著打掃屋子。
臺海網8月2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昨日凌晨4時許,廈港一帶突然降下暴雨,住在南溪仔墘街62號的駱女士被落雨聲吵醒,回想起一年前同樣發(fā)生在后半夜的一場暴雨,她心頭一緊,連忙叫醒丈夫下樓——時隔一年,家中再度上演“水漫金山”——污水從洗手間下水道連綿不絕涌進房間。
暴雨過后,南溪仔墘街至沙坡尾大學路一帶,有39戶居民家中被淹。
屋主用抽水機抽水 清出好幾袋淤泥
昨日早晨8時許,南溪仔墘街喧鬧聲不斷,一摞摞沾著泥的鍋碗瓢盆,一雙雙泡過水的鞋子都擺在路邊,有的居民還在手忙腳亂地搬出正在滴水的洗衣機和空調。在永安街的一間理發(fā)店,一對夫妻一個正用抽水機抽水,一個正拿拖把來回擦地,清出的淤泥能有好幾袋。而在大學路10號一戶打鐵匠的家中,污水仍未退去,桌椅茶幾就泡在水中。
駱女士和丈夫從凌晨一直清理到現在,考慮到體力不支,夫妻倆還找來女兒回家?guī)兔Α?ldquo;污水又黑又臭,淹了我們3間房。”駱女士指著洗手間的下水道說,污水就是從那兒涌出,最高水位能有20多厘米,墻上還有水位線的痕跡。
“不是第一次了!”住在駱女士隔壁的歐女士家里也是一片狼藉,污水也從室內的下水道倒灌進來。她記得,去年8月24日和27日都發(fā)生過相同情境。昨日是今年的第一回,不過比起前兩回,這回倒灌的污水更臟,淤泥更多。
事發(fā)后,廈港街道立即聯(lián)系相關單位,并派工作人員到場處置,蜂巢山社區(qū)的十多名工作人員也進入居民家中幫助清理、消殺。
排洪閘門是“元兇”? 工作人員予以否認
昨日一場暴雨為何引發(fā)如此大的動靜呢?“這和排洪閘門有關。” 駱女士為自己的論斷提出三點證據,首先昨天未逢天文大潮,凌晨4時也不是高潮水位,污水倒灌和潮水無關;其次,這兩年3次淹水就發(fā)生在排洪閘門建起之后,排洪閘門是2014年4月建的,在此之前,有的居民世代居住數十年,從未遭遇過這樣的情況;最后,昨日凌晨水務部門開閘放水后,家中的污水馬上開始退去。因此,駱女士認定,導致家中淹水的“嫌疑人”就是那道閘門。
面對居民的質疑,市水務集團分管廈港避風塢截流泵站的負責人表示,為保證晴天截污,雨天泄洪,龍王宮閘門采用自動開啟和人工開啟雙保險。當市氣象局發(fā)布藍色暴雨預警(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或是排洪溝內的水位達到2.1米警戒水位時,閘門自動開啟,而人工開啟則是根據天氣情況而定。
在泵站,負責人又出具數據介紹,昨天全市并未發(fā)出暴雨警報,而當時排洪溝的最高水位為1.81米,遠未達到警戒水位,因此沒有自動開閘。而且,凌晨只有廈港一帶有暴雨,雨量大且急,在4時38分,泵站的儀表顯示,降雨量已達52.4毫米,但在4時26分,工作人員已經人工開啟閘門,也不存在延遲泄洪的情況。
截至昨晚,39戶居民家中淹水的原因依然成謎。街道工作人員表示,之后將請水務和區(qū)市政兩部門一同協(xié)商,提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