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6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賴彩霞)從小就頗有小聰明,幾乎沒有他不會做的東西,村里的長輩們常說宋海英手特別巧,兒子宋加溢也這樣評價:他就是傳奇。“雖然我爸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但他是一名發(fā)明家高手。”宋加溢一家是翔安內厝人,他介紹,幾十年前的農村流行抽自卷的紙煙,當時年僅7歲的宋海英看到后,覺得那樣卷煙方式頗為費事,便動手做了一臺“卷煙機”。“卷煙機的原理是在一個木盒子里底下放上一疊白紙,然后把煙絲放在白紙上面,最后抽動一塊小板,一根香煙就卷好了。制作成功后,宋海英帶著小伙伴們做起了生意,他們把煙卷成一根一根的,再拿去賣,銷路還不錯。
宋海英年輕時從事不少行業(yè),也發(fā)明了不少東西,如他在石獅服裝廠工作負責打樣時,新的衣服款式一出來,他只要去看一下,就能絲毫不差地將衣服樣板打出來。大家嘖嘖稱贊。宋加溢表示,他和哥哥小時候穿的衣服,有不少就是爸爸做的,就連當時剛流行的牛仔褲,爸爸都給他們做過。
后來為了照顧家里,宋海英便辭去了制衣廠工作,回到了翔安。在宋加溢印象里,爸爸特別能干,從未學過維修的爸爸開起了維修店,維修工作做得有模有樣,還會自己組裝摩托車等。宋海英能干且熱心腸,十幾年前,一場大雨導致村里的水庫水閘壞了,水不斷往外涌,情況危急。
村里請來的技術員束手無策,宋海英得知后,冒雨趕到現場,勘察情況,當即趕工做了一個水閘,而后去將水閘替換完成。時隔多年,翔安一帶的村民提起這件事,還贊嘆不已,“速度快,效率高,及時化解了一場危機!”
面對眾人的夸獎,宋海英一直很淡定。他在生活中對孩子要求嚴格,兒子們受他影響,都迷上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也大力支持。兒子們選擇辭職回鄉(xiāng)開起農業(yè)機械公司,宋海英大力贊同,并不斷給予建議,在父子仨努力下已經完成多項國家專利產品。“父親教給我們很多,說都說不完。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對我們的支持。”宋加溢為自己的父親驕傲,也希望自己通過努力,讓父親為他們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