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通訊員 洪寶珍 佘逸 文/圖)岸邊的漁船甲板上冒出滾滾濃煙,海中間又有兩名“漁民”落水,昨天的高崎避風塢事兒還真不少。不過別擔心,這是一場應對海洋漁業(yè)防臺風工作的2016高崎漁港防臺風應急預案演習。“火災警報!火災警報!各船舶請注意,A船在東堤作業(yè)時主甲板失火,請在港的所有船舶迅速疏散到安全海域,禁止所有船舶進入港區(qū)。”漁港廣播室,分別用普通話和閩南話,急促地發(fā)布了這樣的預警信息。
只見在現(xiàn)場指揮的調度下,消防船和岸上的消防官兵迅速分兩路向“著火”的漁船靠近,消防船的高壓水槍噴出的水柱,和岸上消防車噴出的水柱紛紛澆往“著火”漁船甲板,不到十分鐘,便把火撲滅。
與此同時,水上兩名“落水”漁民穿著救生衣,不斷地在海中漂蕩,身上的信號煙霧不斷發(fā)出定位信息。兩艘快艇分別迅速逼近落海漁民,拋出救生圈將其救上船,再迅速運到岸邊,送上早已等候在岸邊的救護車。
據(jù)介紹,昨天模擬的是2016年0號臺風在臺灣以南太平洋海面生成,根據(jù)臺風路徑可能在廈門市登陸,市政府防指啟動了防臺風Ⅲ級應急響應。類似的應急演練自2005年以來,每年一度的高崎漁港防臺風應急演練,已經(jīng)組織10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