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一周,寶寶情況有所好轉(zhuǎn)
因為早產(chǎn),寶寶出現(xiàn)了身體器官發(fā)育不良、貧血、感染等癥狀,一出生就被送到早產(chǎn)兒加護病房。從孩子出生至昨天上午,做爸媽的他們還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昨日下午,即將要返回安溪的蘇振江和李晶在醫(yī)生的允許下,到加護病房見到了孩子。
瘦瘦小小的嬰兒,四肢和頭部插滿管子,顯得整個人更加瘦瘦小小。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兒子,兩人的眼睛都舍不得離開孩子。小家伙的病床有點高,李晶為了看得更清楚,努力踮起腳尖,可一看到兒子身上插著這么多管子,心疼得眼睛微微泛紅。
主治醫(yī)生劉登禮博士介紹,這小家伙很堅強,目前情況已好轉(zhuǎn)很多。“經(jīng)過一周的治療,孩子慢慢學(xué)會了喝奶,呼吸機也已經(jīng)撤了,情況良好,很有希望的孩子。”小寶寶要在早產(chǎn)兒加護病房待2個月左右,第一醫(yī)院考慮到夫妻倆的特殊情況,能給減免的都盡量減免,但是孩子的爸媽還需要籌備10萬元左右的醫(yī)療費。
期待愛心
10萬元醫(yī)療費你能否幫幫他們
因為身體殘疾,兩人都沒有工作,平常都是靠幫父母一起種田維持生計。這次生孩子住院,他們已經(jīng)花費了近兩萬元,其中一部分還是找親友借的。這接下來的10萬元費用,該如何籌措?一想到這,夫妻倆都有點絕望。“我們倆能有個孩子很不容易,這個孩子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如果沒有他,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有下一個,可是要救他,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李晶甚至埋怨自己,就是因為自己身體原因,才會讓孩子遭這么多罪。“看到整個病房就我的孩子最瘦小,遭的罪最多,我真的恨不得受罪的是我,他還那么小。”蘇振江卻拉住她,一再安慰,說是自己沒照顧好她,更沒照顧好那么弱小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