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山市場監(jiān)管所和街道食安辦工作人員在天虹超市,就進口冷鏈食品“碼上”追溯管理落實情況展開專項檢查。(孔凡潔 攝)
臺海網1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為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廈門在全國首創(chuàng)進口冷鏈食品“一碼通行”制度,消費者在商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可以用手機掃描“入廈通行碼”來查詢所購食品的相關信息。昨日,湖里區(qū)禾山市場監(jiān)管所聯(lián)合禾山街道食安辦工作人員走進轄區(qū)部分商超,就進口冷鏈食品“碼上”追溯管理落實情況展開專項檢查,并指導商家盡快申報獲取“入廈通行碼”,對尚未賦“碼”的進口冷鏈食品先下架處理。
昨日下午,市場監(jiān)管執(zhí)法人員和街道食安辦工作人員先后來到五緣灣天虹超市、湖里萬達沃爾瑪門店,結合冬季最新防疫要求和冷鏈食品追溯管理要求進行專項檢查。在五緣灣天虹超市的進口水果攤位上,智利車厘子已實現亮“碼”銷售。消費者用手機掃描“入廈通行碼”,可以看到這批進口車厘子是2020年12月14日從深圳灣口岸入境,已進行消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在超市的肉制品冷藏柜上,澳洲進口的5種牛肉也已貼上了“入廈通行碼”。執(zhí)法人員從冰柜里拿起一盒牛腱子肉掃碼,記者看到,這盒牛肉的產地為澳大利亞,生產日期為2020年11月12日。
“對進口冷鏈食品,我們堅持‘人物同防’的原則,嚴格落實‘全檢測、全消毒、全追溯’。”執(zhí)法人員說。我市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一口申報、一碼通行、一網追溯”全鏈條管理,2020年11月20日后從廈門口岸入境、其他口岸轉運入廈,以及2020年11月20日之前已庫存的進口冷鏈食品,都必須登錄“入廈進口冷鏈食品申報平臺”進行申報,取得“兩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消毒證明)并經審核通過,獲取“入廈通行碼”后才能入廈流轉、上市銷售。
據了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公告后,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通過微信平臺推送、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多渠道、多方式,引導轄區(qū)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經營企業(yè)強化主體責任意識,督促生產經營者盡快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庫存尚未檢測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核酸檢測和消毒工作,取得“兩證”后盡快申報;同時,要求冷庫及食品生產經營者強化銷售環(huán)境防控措施,對購進的進口冷鏈食品應采取專區(qū)(柜)銷售、專庫(區(qū))存儲、專用通道進出、專人管理等管控措施,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昨日的檢查發(fā)現,一些超市尚未做到進口冷鏈食品“專區(qū)(柜)銷售”。比如五緣灣天虹超市的肉品銷售區(qū),冰柜內就同時放有進口和國產肉品。執(zhí)法人員當場指出問題,建議商家立即整改。
下一步,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將加大檢查覆蓋面,從大型商超、總部配送企業(yè)和大型生產經營企業(yè)的冷庫,擴大到進口商、貯存經營者、流通和餐飲企業(yè)等,并從線下門店擴大到線上網店;同時,逐步擴展追溯品種覆蓋范圍,從以進口冷鏈肉類、水產品,擴大到全進口類食品。
【消費警示】
選購冷鏈食品 可掃碼查看“兩證”
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到正規(guī)超市或市場選購,可以掃碼查看該批次貨品的“兩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消毒證明)以及原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挑選商品時請注意佩戴口罩和用塑料袋反套住手。(記者 陳 泥 通訊員 楊芳麗 薛藝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