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4月2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昨晚8時,歷史學者、央視常客蒙曼受邀參加“書香鷺島·全城共讀”2020廈門市世界讀書日專題活動,在北京帶來“廈門定制版”直播課堂。直播開始前,蒙曼接受了本報記者連線采訪。她說,如果要送一句詩給廈門,那一定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愿鷺島越走越好。
閱讀之美,就是讓人不寂寞
這場直播的主題是“閱讀之美與詩歌的精神力量”。在蒙曼看來,閱讀之美就是讓人不寂寞。“閱讀有很多優(yōu)點,這次疫情期間,大家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讀書人不寂寞。”蒙曼說,“當人們的行走受到限制的時候,人們的精神可以借助閱讀走得更遠,這也是疫情帶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等節(jié)目的熱播,作為嘉賓的蒙曼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在蒙曼看來,詩歌在現(xiàn)代社會的流行,和它篇幅短小凝練適應碎片化閱讀有關,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著審美的力量。“詩歌是一種審美,審美是不過時的。我們現(xiàn)在提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還是很美。”蒙曼強調,美塑造德,詩歌很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告知人們什么是美,讓人們感受美、呵護美。
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靈魂
蒙曼受記者之邀為廈門小讀者推薦歷史讀物。在她看來,中國歷史卷帙浩繁,如果一定要推薦給孩子讀的歷史書,可以看看北大歷史地理教授、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唐曉峰的《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如果不要求讀很全的歷史的話,我覺得這本書挺好的。因為它專注于山河,沒有一個山河不承載著歷史,都是歷史山與文化河。”蒙曼說,其實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讀。
不論是接受記者采訪,還是在直播中,蒙曼都毫不吝嗇對廈門的喜愛。她說自己最早對廈門的印象來自舒婷,她因為舒婷的作品知道鼓浪嶼,知道廈門。在蒙曼看來,廈門是特別有南國風情的美麗城市,也是東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城市。此次受邀參加廈門市文旅局牽頭主辦的“書香鷺島·全城共讀”2020廈門市世界讀書日專題活動,她肯定了廈門對全民閱讀的倡導。“這顯示了廈門的雄心。”蒙曼說, “一個城市只會修路,只會建樓,是沒有雄心的,因為它只會做個現(xiàn)在存在的城市,但一個城市想讀書,想要創(chuàng)造文化,那就是有雄心的。就像長安城,如果只有城墻,只有一百零八坊,肯定不是我們心目中的長安。有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才是長安。”蒙曼說,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靈魂,才是屬于精神的城市,屬于未來的城市。
人物名片
蒙曼,歷史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自2007年以來,先后在央視十套《百家講壇》講授《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云之隋文帝》等系列節(jié)目,并出版同名系列圖書。近年來,多次擔任央視“平語近人”、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節(jié)目嘉賓。
(記者 郭 睿)
【溫馨提示】
“書香鷺島·全城共讀”2020廈門市世界讀書日專題活動仍在進行,市民可掃碼參與活動,免費享10萬冊好書、30堂好課,還能打卡換取文化福利。活動將持續(xù)至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