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廈門市53個受理點全面受理此項業(yè)務。

■臺胞王廉瑩展示辦理回執(zhí)單。

■一名臺胞在辦理時自拍點贊。

■臺胞李先生帶著8歲的兒子和6歲的雙胞胎女兒在等候辦理。
臺海網(wǎng)9月1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僅僅5分鐘左右,臺胞吳家瑩就將申請居住證的手續(xù)辦齊。材料提交后,在20個工作日之內(nèi),他就能拿到居住證。手拿著001號的辦理單,他非常激動,他說:“居住證將極大方便在廈臺胞們的生活。”
編碼從11位到18位 出行和投資更方便
吳家瑩是廈門市臺商協(xié)會會長,今天早上8點,他早早趕到金山派出所的戶籍辦證大廳內(nèi)。按照申請居住證的流程,他提供了臺胞證和在廈經(jīng)商證明材料,在窗口前填表及采集相關信息。之后,警方將他的申請信息提交至后臺,整個過程僅用時5分鐘左右。
在他申請的同時,陸續(xù)有20多名臺胞來到金山派出所。臺胞們的年齡層跨度很大,最小的是一對6歲的雙胞胎。大家依次按程序辦理,警方也將窗口全開,接受臺胞們的申請需求。
吳家瑩告訴記者,他在廈門生活多年,目前持有的是臺胞證,在交通出行和投資方面還是有些不便利,“比如我要乘坐動車,就必須得到窗口去取票,多了一道程序,不能像大陸同胞一樣直接刷證件進站。”他說,此外,在網(wǎng)絡上購買基金等理財產(chǎn)品,使用臺胞證也不大方便,就算寄個快遞,使用只有11位編碼的臺胞證也是不行的,“申領下來的居住證是18位編碼,和大陸同胞的一樣,就能方便我們的出行和投資了。”
從本式臺胞證到居住證 見證兩岸不斷融合
第二位申請辦理居住證的是臺胞盧月香。前幾天,她還在北京出差,得知今天起可以申請居住證之后,昨天專程坐飛機趕回廈門來辦理。
盧月香說,28年前她從福建嫁到臺灣,11年前換領了臺灣地區(qū)的身份證件,這次再來辦理居住證,感觸更深,也見證了“兩岸一家親”的不斷融合過程。“最早拿的是本式臺胞證,后來換成卡式臺胞證,現(xiàn)在能直接辦理居住證,享受和大陸同胞同樣的待遇,我真切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溫暖。”盧月香說,她還在臺灣的朋友群中宣傳這一便利措施,“今天一大早,金門那邊就有50多人搭乘最早一班船來廈門辦理居住證。”
方便繳納社保公積金 對來廈工作臺青更有吸引力
在辦理人群中,26歲的臺胞王廉瑩十分顯眼,她是帶著媽媽一道過來的。1歲時,她就隨父母移居廈門,目前在廈門工作。“使用居住證,可以繳納醫(yī)社保,也可以繳交公積金,對我們在大陸工作生活的臺灣青年們,是最有吸引力的。”她說。
據(jù)吳家瑩透露,前期經(jīng)過臺商協(xié)會的宣傳推動,目前已經(jīng)有8000多名在廈生活、就業(yè)和學習的臺胞們已經(jīng)確定要來申請居住證。
記者還了解到,從今天開始,全省1217個受理點都將開放接受港澳臺居民申請居住證,其中廈門就有53個,均位于各基層派出所內(n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