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偉 廈門大學藝術(shù)學院指揮專業(yè)教師,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留學已有三年
臺海網(wǎng)9月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 文/圖)郭偉是師從鄭小瑛的青年指揮家,任教于廈門大學藝術(shù)學院指揮專業(yè),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留學已有三年。
郭偉說,在圣彼得堡生活了三年,他已經(jīng)愛上了這座城市,“當分別的那一天來臨,我想我會情難自已,淚灑涅瓦。”
朝圣藝術(shù)之城,用音樂慰藉離鄉(xiāng)苦
在郭偉的眼中,圣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具有歐洲氣質(zhì)的城市,它的美麗是舉世公認的。
除了美麗的外表,郭偉更愛融入圣彼得堡靈魂的文化。他如數(shù)家珍地說,這里孕育了普希金、果戈里、高爾基等舉世聞名的大文豪和詩人,更是孕育了格林卡、柴科夫斯基、鮑羅丁、肖斯塔科維奇等讓這個世界神采奕奕的音樂家。對于學習音樂的郭偉來說,來到圣彼得堡留學,“可謂魚兒遇到了水源,它給予我的遠遠比我的預期大得多。”
郭偉所在的學校是以俄羅斯大文豪、大思想家赫爾岑命名的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這所學校已經(jīng)具有220年的歷史。2016年12月,曾多次帶領(lǐng)合唱團在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金獎的郭偉,在第七屆圣彼得堡國際音樂比賽中斬獲合唱指揮競賽第一名。
除了學校的學業(yè)之外,郭偉最享受的是每周必去的圣彼得堡愛樂大廳。這座大廳以肖斯塔科維奇命名,是大指揮家穆拉文斯基工作過的地方,更有令他著迷的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每次踏入這所大廳都令我有朝圣之感。”郭偉說,圣彼得堡愛樂大廳的音樂會幾乎成了他在這所城市的精神寄托,只要一進入愛樂廳,他便忘記了飲食的不習慣、學業(yè)的壓力和對親人的思念。
敬佩圣彼得堡人,為英雄之城感動
圣彼得堡不但是藝術(shù)之都,也是一座英雄之城,它在前蘇聯(lián)時期的名字為列寧格勒。令郭偉特別感動的是,在每年的5月9日“勝利日”這一天,也就是二戰(zhàn)時德國簽訂投降書的日子,全民會自發(fā)在涅瓦大街上舉行盛大的游行,人們手里舉著自己在二戰(zhàn)中犧牲的親人們的照片,唱著二戰(zhàn)中的歌曲,在涅瓦街上浩浩蕩蕩地走過,直至冬宮廣場。年輕的人們主動向素不相識的老兵獻上康乃馨和郁金香,老兵們熱淚盈眶。“場面很震撼,很感人。”郭偉每年都會在隊伍里和大家一起游行,感受正義與和平的力量,感受圣彼得堡的骨氣和信念。
即使在平時,圣彼得堡人也能隨時隨處讓郭偉感到敬佩。比如,在地鐵或公交車上等一些公共場所,很容易看到在閱讀的人們,不但老人在讀書,年輕人也在讀書;俄羅斯的劇院很多,票價也不低,可每場幾乎都座無虛席,演出期間觀眾席內(nèi)安安靜靜;無論是買地鐵票,還是寄存衣服,大家都自覺排隊,無論隊伍多長都不會有人插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