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0月17日訊(導報記者 吳林增 通訊員 陳婧/文 常海軍/圖)在集美新城,75歲的莊阿伯拉著70歲的老伴,一路笑、一路跑。在他們的周邊,夜集美,和他們的笑容一樣迷人。
15日晚上,包括莊阿伯在內,15000多名熒光夜跑者,躍動在集美新城。當晚,2016住宅集團·東區(qū)開發(fā)杯集美新城熒光夜跑在集美新城舉行。跑者用奔跑感受新城之變,助力“集美速度”,為愛而跑。
活動由集美區(qū)委宣傳部、集美區(qū)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集美新城開發(fā)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作為指導單位,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本次夜跑主辦方還聯(lián)合新浪網、94私家車電臺、天下集美微信進行現(xiàn)場直播,更有廈門電視臺廈視直播室、特區(qū)新聞廣場兩檔節(jié)目現(xiàn)場連線報道。

萬人躍動 暢享新城光影
今年的熒光夜跑活動首設線上線下博餅活動,當天夜跑開始前,線下博餅率先點燃現(xiàn)場氣氛,兩名狀元獲得汽車大獎。
當晚7點,夜跑活動正式開始,萬名跑者從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出發(fā),途經誠毅東路、新洲大橋和軟件園三期等集美新城核心區(qū)“最靚夜景線”,被冷暖色調光影圍繞著的杏林灣夜景盡收眼底。
不同主題的霓虹熒光氣模賽道,令每一位跑者身上的熒光色彩顯得更加炫彩奪目。前不久,262米的杏林灣營運中心12號樓外墻“燈光秀”測試成功,打造成集美新城璀璨的“晚禮服”。
熒光人流為新城之夜注入了活力與色彩,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跑步變成盡情享受夜景、夜光、夜色的夜游之旅。
在當晚的夜跑活動之后,終極演唱會熱情不減,五顏六色的激光燈束與人們興奮的汗水、閃閃發(fā)亮的熒光裝扮相互輝映,而整片新城之夜,則成了這場“終極派對”的天然背景。
臺灣歌手范逸臣等來自海峽兩岸的實力演出陣容輪番登場,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歡聚一堂 感受人文魅力
這是集美新城第二次舉辦大型熒光夜跑活動,已成為人文集美的品牌活動和重要名片之一。本次活動也被納入涵蓋人文、民俗、體育、音樂等領域的“2016廈門首屆國際集美節(jié)”。
當晚的夜跑現(xiàn)場,夜跑族除了學生、情侶、運動達人之外,更有許多以“家庭”為單位攜家?guī)Э谇皝韰⒓拥摹?/p>
現(xiàn)場,有不少家庭是一家三代人一同奔跑在熒光賽道上。他們以運動之名,彰顯人文和諧,以歡樂之名,傳遞家庭和美。集美新城熒光夜跑將核心價值觀同文化品牌活動有機結合,不斷豐厚人文集美內涵,全面演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始終踐行環(huán)保公約,倡導“垃圾不落地”,即使15000人的現(xiàn)場也一片整潔,僅留下狂歡記憶,以實際行動提升“人文集美”內涵。
來自誠毅志愿者聯(lián)盟的張先生帶著孩子參加活動。當晚,他穿著紅馬甲過來參與夜跑,同時,作為一名志愿者,他沿途看到垃圾都會俯身撿起。
為愛而跑傳遞集美溫度
在當晚的夜跑隊伍中,有一個“最美”方隊,他們是來自水電武警部隊的部分官兵。
26歲的高正城是這些官兵中的一員。就在上個月的15日,“莫蘭蒂”臺風肆虐廈門,集美遭遇了重創(chuàng),高正城就參與了集美的災后恢復重建。“那時候,集美一片狼藉,我們第一時間參與集美重建,在集美的大街小巷,我們都奮戰(zhàn)過。”高正城說。“我們有好幾個戰(zhàn)友,在搬運垃圾、扶正樹木的時候,手臂被刮傷。”他說。
在武警官兵幫助下,集美災后恢復重建速度也讓各方點贊。“集美災后恢復速度真的太快了,沒想到,集美新城這么快就恢復到這么美。”高正城說。
本次熒光夜跑,也是一次為愛而跑。當晚主辦方天下集美聯(lián)合每一位跑者,將腳步轉換為愛心,將部分門票款捐贈給臺風“莫蘭蒂”中受災的集美群眾。當晚,一共向受災群眾捐贈了3萬元。
聲音
75歲阿伯:
“奔跑在集美,是一件幸福的事”
當天的夜跑活動,全家總動員的有很多。莊阿伯和陳大媽,就是其中的兩位。
開跑前,75歲的莊友明,穿著藍色夜跑服,混在“熒光人”中間,他的身旁是70歲的老伴。這次夜跑活動,莊阿伯與老伴特地趕來參加,感受集美之美。
白發(fā)稀疏的莊阿伯,抖抖手,抖抖腳,晃動著身體,做著跑前準備。他抬頭看著集美的夜,臉上洋溢著笑容。
面對著鏡頭,他把老伴拉到身邊,擺出了一個剪刀手,臉上的笑容,和集美的夜一樣迷人。
莊阿伯說,他是個地道的廈門人。“以前我生活在鼓浪嶼,退休后隨著子女生活在杏林。”
他說:“這些年,集美變化太大了,變得很美,我覺得你們年輕人能夠生活、工作在集美是幸福的。”
莊阿伯雖然年過七旬,但是,他是個“運動健將”。只要不刮風下雨,莊阿伯每天都會沿著杏林灣綠道跑個幾公里。“我很喜歡跑,尤其喜歡在杏林灣跑步。”莊阿伯說,“奔跑在集美,是一件幸福的事,這里不管白天還是夜里,都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