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25日訊 暖冬午后,坐在同安文庫紅磚樓里,品一口源自美洲的黑咖啡,閑暇中沉醉千年銀城的文化韻味。夜幕降臨,上萬盞花燈將夜同安點綴得五彩斑斕,年味愈發(fā)濃郁,新春的喜慶氛圍感拉滿。
蛇年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千年銀城,古韻新春,來同安游玩,不僅能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積淀,更能體會到富美新同安的勃勃生機。廈門方特精心打造的西游神話主題花燈即將璀璨綻放,為同安的夜晚增添一抹亮色;臺胞則可在同安區(qū)海峽兩岸家風家譜研究中心“一鍵尋祖”,追溯家族根源,留住淡淡的鄉(xiāng)愁。此外,五顯竹壩的南洋風情等你來體驗,換上娘惹服飾,騎上駿馬,感受異域新年的獨特魅力。
探訪同安城 古韻新春年味濃
“在這里喝咖啡,能嗅到歷史的味道。”來自江西的游客林女士一邊參與同安文庫咖啡“為同安祈新年”活動,一邊欣賞“千年銀城,與爾同安”老銀城光影攝影展,100幅新老對比照,將閩南文化底蘊與現(xiàn)代生活氣息完美結合。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的同安文庫咖啡
同安縣衙舊址被視為同安古城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核心與“靈魂”,這里既是千年遺址,也是市民文化公園。閩臺民俗文化展示館內,身臨其境體驗閩南民俗文化;朱子書院內,感受理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安文庫系統(tǒng)收集展示各界人士捐贈的學術著作、書畫作品等,成為同安文化資源的集中地。
同安古城燈會,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上萬盞花燈齊明,將古城裝扮得如夢如幻。林女士還特意到中山路、南門路與西安路交會處(大橫街頭)的墻繪煙花景觀小品拍照打卡。那里,墻壁上繪滿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圖案,文筆塔巍峨聳立,朱熹題寫的“同安”二字熠熠生輝。
這個春節(jié),同安各大景區(qū)活動精彩紛呈。同安影視城推出“千年銀城·皇城賀歲”主題活動,開啟一場奇妙的穿越之旅。北辰山別有風味,學做同安炸棗、體驗閩王行軍大鍋飯,尋找不一樣的年味。金光湖森林祈福迎新游等活動,一起探索回歸自然的新春之旅。廈門方特將舉辦西游神話主題花燈活動。
共赴文明宴 多彩活動樂同安
“幫你我高興 打一四字傳統(tǒng)美德”……1月22日,在同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場以“我們的節(jié)日·歡樂中國年”“靈蛇獻瑞樂猜燈謎,民俗文化潤心田”為主題的活動正在舉行。大小朋友們歡聚一堂,巧手剪窗花、細賞年畫、樂猜燈謎,歡聲笑語中洋溢著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這場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精神世界,更將幸福感與獲得感深深植根于每個人的心田,該活動將持續(xù)至元宵節(jié),讓歡樂不斷延續(xù)。

▲游客觀看2025年銀城百藝秀
同安區(qū)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大年”、“我們的節(jié)日·歡樂中國年”以及“新生活·新年新風尚·新年畫”等,為居民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溫情與歡樂的文化盛宴。各鎮(zhèn)(街)、村(居)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攜手多方力量,整合優(yōu)質資源,將新春活動直接送到了百姓的家門口,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文化的滋養(yǎng)與節(jié)日的喜悅。
據(jù)統(tǒng)計,從春節(jié)前至元宵期間,同安區(qū)共將舉辦超過200多場文化惠民活動,為全區(qū)居民送上一場文化大餐。元宵節(jié)期間,各鎮(zhèn)(街)、村(居)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更是精心籌備了100多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如元宵燈會的璀璨奪目、搓湯圓的溫馨互動、游園會的歡聲笑語、猜燈謎競賽的智力碰撞以及大籠甜粿民俗文化節(jié)的傳統(tǒng)韻味等。
溯源海峽間 尋根同安鄉(xiāng)愁綿
春節(jié)期間來同安游玩的臺胞朋友,在體驗一個與眾不同的“同安年”之余,還可以到同安區(qū)海峽兩岸家風家譜研究中心,在電子族譜中探尋家族脈絡,追溯鄉(xiāng)愁。
昨天,研究中心內,負責人江藝平正在通過微信與一名趙姓臺胞聯(lián)系。這位臺胞稱,其祖先從同安赴臺,如今已是第六代,渴望借助趙姓家譜,尋回同安的根脈。江藝平介紹,自2022年中心成立,不僅有眾多臺胞僑胞前來尋根,全國各地的訪客也紛至沓來。如今,同安區(qū)海峽兩岸家風家譜研究中心占地1800多平方米,館藏豐富,有2000多冊紙質族譜,約5萬冊電子檔案族譜,設有詹姓、彭姓等館藏族譜專區(qū),承載著先輩的遷徙史與家族故事。
為了讓臺灣同胞尋根更便捷,在江藝平等人的推動下,研究中心建立了“兩岸家譜”大數(shù)據(jù),將紙質的族譜電子化,海峽兩岸的同宗族人可在“閩臺姓氏源流網(wǎng)”輕點鼠標,查詢本族“世系脈絡圖”,查看“我的一家”“五服九族”,進行“一鍵尋祖”“三代溯源”“查找共祖”。“希望更多同胞能夠加入,一起完善數(shù)據(jù)庫。”江藝平表示,未來將攜手海峽兩岸各姓氏召集人,持續(xù)挖掘、收集民間譜牒資源,把研究中心打造成兩岸宗親尋根謁祖的溫暖港灣,讓更多人在同安尋到根、留住鄉(xiāng)愁。

▲同安古城燈會吸引市民游客拍照留念
暢游竹壩鄉(xiāng)南洋風味賀新歲
春節(jié)前夕,五顯鎮(zhèn)竹壩華僑農(nóng)場內,巴厘島美食館的老板娘劉瑞金特別忙碌,烤制千層糕、蒸制娘惹糕,還要為家人精心挑選南洋風情的新衣。
作為“僑二代”,劉瑞金從長輩那里繼承了制作東南亞風味糕點的傳統(tǒng)手藝,每一塊糕點都承載著濃厚的南洋情懷。她回憶道:“以前做餅的模具從印尼帶回,十分珍貴,大家輪流用,春節(jié)前做餅可是竹壩農(nóng)場的大事。”如今工具雖齊全,要做出地道南洋糕點仍不容易。“拜年時,千層糕和娘惹糕必不可少。其中,烤千層糕以蛋黃為主料,加黃油、糖和面粉,不加水,層層疊加,口感綿密,入口即化,配咖啡堪稱一絕,但卻要花上足足3個小時烤制。”回憶起童年的春節(jié),劉瑞金最懷念除夕晚上的“打火仗”跟正月初一的“攻炮城”。其中,“攻炮城”趣味十足,將裝了鞭炮的燈籠高高吊起,大家拿小串的鞭炮往燈籠底部扔,誰要是能炸開燈籠里的鞭炮,誰就能領大獎。
竹壩農(nóng)場今年活動豐富多樣。“騎行竹壩·科創(chuàng)筑夢”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等待游客們體驗。屆時,游客們可以換上東南亞風情的娘惹服飾,感受南洋風味的春節(jié)氛圍。納福集市上,南洋美食與閩南特產(chǎn)交織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此外,竹壩南洋書院的“中漫元宇宙館”也將在春節(jié)期間正式開業(yè),游客們可以與AI互動,體驗科技帶來的震撼。
?。ê{導報記者 江小聰 吳鵬波 通訊員 余雪燕 夏海濱 文/圖)


